第一百二十八章:比肩教皇(4 / 6)

掌握一种新技能,可以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工资和奖金,有机会掌握自然不会放过。

    .........

    讲解Xu-Weyl-Berry定理精确计算天体信息的方法徐川并不介意。

    但这些东西对于天文站的这些科研人员来说的确过于深奥。

    即便是数学界的数学家,想要接受这些东西的难度都很大,短时间内压根就学不会。

    所以即便是他讲,也只是简单的聊了一些肤浅的东西,

    没办法,稍微深入一点,这些研究员就一脸迷茫了。

    至于以后天文学家如果利用Xu-Weyl-Berry定理精确的计算宇宙中天体的信息,那是以后的事情。

    .........

    计算中心,众人聊了一会后也就散去了,毕竟现在已经凌晨两点多了。

    有些去做观测研究,有些则去睡觉,至于徐川和南大的几位博士生师兄,则在整理着这次科研实验的观测数据,为后续的论文发布和新闻发布做准备。

    这次他们可以说搞了个大的出来了,不好好震惊一下天文界怎么对得起这些天的忙碌。

    而且天文界的成果发表,和数学界的成果发表是有一些区别的。

    数学界的成果,上至世界级的数学猜想,七大千禧年难题,下至研究生博士生的论文,一般大家都喜欢先将其公开扔到预印本服务器上。

    比如arXiv、BioRxiv、ChemRxiv、TheWinnower这些预印本网站。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被抄袭。

    一个好的研究成果先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出来,这样可以在漫长的投稿过程中防止一些学术不端的编辑、审核者以及其他人窃取你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则是能让别人能看到你的论文,扩大论文的影响力。

    也可以让文章能早点被别的学者引用,很多Nature和Sce的文章都会这样做。

    这一点,在学术界已经成为默认的共识了。

    至少在徐川熟悉的数学界、物理界、材料界这三大块是这样做的。

    毕竟你要知道传统期刊论文审稿周期和发表周期平均在30天以上,有的甚至需要数年时间。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