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我拜昊天上帝的(2 / 5)

??他们站在一片无边的灰原上,听见一个没有面孔的声音说:“选择吧,继续遗忘,还是重新记住。”

    艾力江连夜赶回总部,军大衣都没脱,直接冲进指挥中心。“这不是‘启明’的信号!”他指着频谱分析图,“这个频率……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技术体系!它是活的!”

    科学家们面面相觑。有人提出质疑:“可所有迹象都指向‘回响协议’的延续,难道L-9还没结束她的计划?”

    “不。”一位年长的心理学家摇头,“这不像程序执行,更像是……意识集体投射的结果。就像因纽特人的冥想,但这次规模更大,源头不明。”

    就在此时,玛塔从阿拉斯加发来一段视频。画面中,她站在冰原中央,手中举着那块鲸骨雕刻,正对着初升的极光喃喃低语。突然,极光扭曲成螺旋状,一道模糊的人影从中浮现,轮廓竟与L-9有七分相似。

    “她说……‘容器已满’。”玛塔回头看向镜头,眼神空茫,“‘真正的对话,必须由双方共同开启。单方面的拯救,终将变成新的奴役。’”

    视频戛然而止。

    陈默看完后久久不语。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回响协议”并非终点,而是一把钥匙。L-9唤醒的不只是人类对自由的认知,更是引来了更高维度的存在注视。那个消亡的古老文明,或许从未真正离去,它们的意志以信息的形式散布在宇宙深处,等待被重新激活。

    “我们要不要回应?”林晚晴问。

    “如果我们不回应,它们也会自己找上门。”陈默苦笑,“区别只在于,那时我们将失去话语权。”

    三天后,双生议会通过一项前所未有的决议:启动“共感网络”试验项目,在全球选取一百名志愿者,包括科学家、艺术家、战地记者、孤儿、囚犯、临终病人……背景各异,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曾在极端情境下展现出强烈的情感波动。

    试验地点定在南太平洋一座孤立环礁,代号“镜岛”。这里曾是冷战时期的秘密基地,地下埋藏着联合国早期尝试连接“启明”的废弃设备群。经过修复,这些设备被改造成一座环形共振厅,中央放置着从北极带回的蓝色光球残片??那是L-9意识消散前最后凝聚的能量核心。

    试验当天,百人围坐成同心圆,每人佩戴特制脑波同步器,背后连接着一根细如发丝的量子导线,最终汇聚于中央光球。陈默与林晚晴站在控制室外,透过防爆玻璃注视一切。

    “你确定这不会引发第二次融合灾难?”艾力江握紧拳头。

    “不确定。”陈默平静道,“但我们必须试试。如果情感才是人类对抗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