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九年,腊月二十九。
位于钱粮胡同的八旗俸饷处门口排起了长龙,旗人们前来领取朝廷的年节赏赐,这是京城旗丁的合法福利之一。
告示上写着:
每户可以领取5两纹银,5斤猪肉,5斤油,5斤点心,5斤干果,5尺花布,5尺彩绢,还有一对门神版画。
清旗归清旗,铁杆庄稼不能断。
不但不能断,待遇还要比往年更加丰盛。
这就相当于围三阙一战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瓦解、松动敌人的抵抗意志。
没有人比蒋青云更懂大清。
没有人比蒋青云更懂斯德哥尔摩。
没有人比蒋青云更懂如何做一个严厉又慈爱的父亲。
……
驾~
大队骑兵呼啸而来,排场惊人。
“九门提督大人到。”
排队的人纷纷下跪,不敢抬头。
20岁的九门提督,权倾朝野,手握重兵,岂是年少轻狂可以形容的。
现场只有战马响鼻刨地的动静和军靴踩踏积雪时发出的吱嘎声音。
待马队再次远去,现场众人才敢起身。
“来来来,继续发年礼。”
书办们根据最新的旗丁档案发放年礼,绝无刁难。除非,档案没有你的名字。
排到队伍最前头的一名旗妇不安的绞着手指。
“拿下!”
两名士兵走过去,轻松的摁住她。
“放开我。”
“姑奶奶,你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档案上面没有你一家子吗?”
“登记造档的时候,当家的恰好病了。”
“既然不在八旗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