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齐针’绣出花瓣的轮廓,再用‘散套针’绣花瓣的渐变,花蕊用‘打籽针’,每一颗籽珠都要绕线三圈,这样才饱满。”
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之间,一朵小巧的雏菊很快就出现在布面上。
“姐姐,我手笨,能学会吗?”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有些胆怯地问。
徐佳莹笑着拉过她的手,手把手地教她穿针:“没关系,我刚开始学的时候也总扎手,多练几次就熟练了。你看,先把线穿过针眼,打个结,从布的背面穿过来,慢慢扎下去。”
在徐佳莹的鼓励下,女生慢慢拿起绣花针,虽然绣出的第一针歪歪扭扭,但脸上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另一边的制香体验区也格外热闹。
赵姨坐在石桌旁,给大家演示如何揉香团。
“香粉要和蜂蜜、榆树皮粉充分混合,揉的时候要‘三揉三醒’,每揉十分钟就醒五分钟,让香粉充分吸收水分。”
她一边揉一边说,还把自己的老香方拿出来给大家看,“这是我母亲传下来的‘兰草香’方,里面加了薄荷,夏天用最提神。”
年轻人围在桌旁,跟着赵姨的步骤揉香团。
有的男生力气太大,把香团揉得太硬,有的女生力气太小,香团总散掉。
赵姨耐心地一一指导:“男生要轻一点,像揉棉花一样,女生可以稍微用力,把香团揉紧实。”
一个来自上海的男生,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做好了一颗香丸,他小心翼翼地放在竹筛上:“这是我第一次做香丸,要带回家放在书桌上,每天都能闻到香味。”
古琴演奏区,林师傅调试好琴弦后,弹起了经典的《梅花三弄》。
琴声清越悠扬,像寒风中的梅花轻轻绽放,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原本喧闹的院子渐渐安静下来,年轻人都围坐在林师傅周围,有的闭上眼睛静静聆听,有的拿出手机录下琴声。
“林师傅,这把琴是您自己做的吗?”一曲结束,一个女生轻声问道。
林师傅点点头,抚摸着琴身说:“这把琴叫‘清露’,是我花了一年半时间做的。选料用的是黄山的老杉木,晾了十年才用,上漆用的是陈年生漆,涂了十三层。”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