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春天到了(1 / 7)

    王烈抚须笑容温和:“使君年已二十有四,威望日隆根基渐深。

    然,使君府中,至今未闻有家眷之声未见嗣子承欢膝下,此非小事也。”

    他的语气不疾不徐,却字字敲在关键点上。

    荀彧立刻跟上,如同早已准备好的僚佐,接口道:“王公所言极是!主公,彧斗胆,此事关乎根本不得不言!”

    “主公!你非寻常士子,乃一方之雄主!太原郡数十万军民之望系于你一身!”

    他深吸一口气,直视张显,声音愈发恳切。

    “何为栋梁?何为枝蔓?子嗣血脉,便是这栋梁之基,延展之根!主公正值春秋鼎盛,精力充沛,自无大碍。

    容彧胡言,此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若主公万一……万一有所不虞,这偌大的基业,谁来继承?

    这数十万依附主公得以存活的百姓,谁来庇护?”

    荀彧的话,如同一柄冰冷的剑,直指核心。

    王烈在一旁微微颔首,补充道。

    “文若虽言直,却切中要害,如今中原大乱,使君坐镇一方已经不会轻易被调动,自古权柄交接,最易生乱。

    若以国论,主少则臣疑,使君推行新政革新吏治,破家灭门者不知凡几,暗中积怨者岂在少数?

    若无血脉强嗣坐镇震慑宵小,凝聚人心,一旦有变,顷刻间便是树倒猢狲散,你多年心血必将毁于一旦!届时,并州再陷战火,流民复为饿殍,此岂是使君所愿见?”

    张显沉默了。

    他并非不通世事之人。

    穿越而来,深知在封建时代,尤其是在这乱世将起的东汉末年,一个势力的领袖有无子嗣,子嗣是否健康聪慧,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的凝聚力和未来预期。

    手下人跟着你打拼,除了理想和现实利益,更希望看到这个“事业”能长久,能传之后代,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从中受益。

    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就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人心浮动,意味着潜在的背叛风险。

    他理解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