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又到了万物复苏的时候(2 / 6)

生在安置流民便一路赶来被安置在此。

    因有把力气又懂点石工,此时便被提拔成了个小工头。

    巨大的条石被绳索和简易滑轮组吊起,在号子声中缓缓移动,嵌入预先挖好的基槽。

    民夫们喊着号子,挥舞着巨大的木槌,将混杂了石灰的黏土一层层夯实,原本张显是打算用水泥的,不过考虑到使用的寿命他还是选择了虽然耗时颇多但更加坚固耐用的混合夯土。

    新修的栈道沿着山壁延伸,下方是深不见底的沟壑。

    “水生!带人去那边!把碎石清走,别挡了夯土的道!”孙达又指向另一处。

    一个精瘦的青年应声而出,带着一队人麻利地清理碎石。

    水生是孙达路上相识的,因为手脚麻利后来也就被他带在了身边。

    他抹了把汗,看着脚下逐渐成型的坚固宽阔许多的新路,眼中充满了希望。

    在这里干活管饱饭,有工钱,更重要的是,并州的官爷说了,修好这条路,以后太行山两边的百姓往来就安全了!

    远处,巨大的临时营地里,炊烟袅袅。

    大锅里翻滚着浓稠的粟米粥,旁边案板上堆着大块大块刚送来的还带着冰碴的猪肉和猪骨。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淡淡的血腥味。

    这是张显从晋阳调拨来的肉食,专供这些重体力劳动者补充油水。

    流民民夫们捧着粗陶碗,吃着久违的沾了油星的肉汤和杂粮饼,疲惫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负责统筹这段工事的是鲁大,韩暨坐镇后方柏井堡督造关隘翻修,他就被派来了径道之中继续加固险道了。

    他拿着图纸,带着几个同样新考选上来的算学吏员,正在测量一段险坡的角度,计算着需要多少石方和人力。

    “鲁工曹,这新路的坡度,比旧道缓了近一半!还加了护墙和排水沟,以后商队走起来就安全多了!”

    一个年轻的算学吏员兴奋地说,他手里拿着新做的算盘,拨得飞快。

    鲁大点点头,脸上却没什么轻松:“工程宏大耗资巨万,使君不惜府库,也要打通这并冀咽喉,其志非小。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