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路见不平一声吼(3 / 4)

一早便告诫过她,说打火做饭是天底下最苦最累的活计,并劝她趁早歇了心思。

    她偏不肯!

    但能研习厨艺,她又岂畏艰苦,何惧炎暑?

    幸而师父不嫌她愚钝,仍倾囊相授,此番所得颇丰,淌几滴汗水又算得了什么?

    吴铭寓教于实践,客人点了菜,只要不是太忙,他便会教她食材的处理方法。先从热门菜品教起,一个中午下来共教了七八道,而且教得毫不费力,基本都是一点即通,一看即会。

    当然,教的当下是会了,但想熟记并熟练掌握,之后仍需多练。

    “你可有换洗的衣裳?”吴铭递一张干毛巾给她。

    谢清欢摇头称否,接过毛巾擦拭满头大汗。

    “我把今明两日的工钱支给你,眼下得空,你且去买一身换洗的衣物,再添置些家什。”

    吴铭取出四串钱给她。

    区区四百文锦缎华服就甭想了,买套布衣布裤得了。

    说起来,他这徒弟衣着不俗且识文断字,定是大户人家出身。

    吴铭大致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北宋沿袭唐时风气,女子亦多学技艺,所谓“甫长成则随其姿质,教以艺业。”

    嗓音条件好的就学唱歌,形象形体出众的就学跳舞,机灵的可学演戏,手巧的可学针线,性子沉稳的可学棋学琴,倘若女儿调皮好动别所无长,那就只能学女子相扑了(bushi)。

    而在所有艺业中,“就中厨娘,最为下色。”

    学厨是最下等的,莫说大户人家,就连平民百姓也不愿把自家女儿朝厨娘的方向培养。

    在吴铭看来,谢清欢多半是想学厨却遭父母反对,愤而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女”。

    他倒是懒得过问,不问尚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问了就没法装不知道了。

    从情感上讲,谢清欢有这个天赋,吴铭打心底里支持她学厨。

    从现实上讲,他也确实需要一个帮手,而谢厨娘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不管怎样,他肯定不会亏待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