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吐蕃平白折损了这种程度的高手,也不可能再乐意给段忠派出强援。
况且,如果自己愿意跟吐蕃重新结盟,吐蕃又有什么必要,继续扶持段忠呢?
郑回看到这一幕,心中暗叫不好。
好个段忠,三言两语,又撬动了国君的心思。
“国君,你与吐蕃最大的矛盾,可不只是出不出兵,而是治政想法的不同。”
郑回连忙说道,“吐蕃如今形势也急迫,要的不是一个按兵不动的盟友,而是一个理念相似,共同侵夺大唐的战友,并将这个战友推在前面。”
“他们当年已经品尝过那样的滋味,贪心已炽,难道会因为如今国君一个按兵不动的盟约,就感到满足了?”
他几乎是在明示,就算异牟寻示好,吐蕃依然会扶持某些人篡位。
段忠轻笑,手中念珠转得愈发流畅。
“一国之人,何止千万,政令百万,非出一孔,于国而言,哪来什么数十年不变的理念?”
“郑公此言,未免有些虚无缥缈,太急于为大唐谋利了吧。”
段忠转向郑回的时候,目光稍显一抹凌厉。
“大唐想要收复失土,这回派出使节,不也是想要我南诏出兵攻打吐蕃,互为呼应吗?”
这话又是一番实话。
异牟寻眼珠动了动,视线微垂。
这么一点细小变化,却显然是心思动摇的更明显了。
郑回心中暗急。
他早知,异牟寻也未必对归附大唐之事有多坚定。
但是至少,异牟寻当年兵败之后,这些年逐渐养成的治政思路,已经不是不断掠夺唐人,强充国力那一套。
这个人作为南诏国君,不管对南诏国内的唐人,还是对大唐边境的唐人,都是一件好事。
如果这时候犯了糊涂,将来段忠上位……
郑回忽然想起府中的几位客人,那个在海东来看法中,已经算是曲折,但在自己看来,仍然过于野蛮粗暴的谋划。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