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程原本是用一种比较有礼貌的“捧”的姿势,把那颗葡萄干放在手心里的。
随着南祝仁的引导语。
徐鹏程又把手缓缓放下,身体扭了扭,拿着葡萄干的手不再悬空,而是直接放在茶几上。
同时身体前倾,让整个躯干都保持在舒服的位置。
随后看向南祝仁,眼睛里露出一种“可以了”的神情。
南祝仁点头。
……
一次完整的【正念葡萄干练习】大概有四到五个阶段。
这是第一个阶段【环境锚定阶段】。
已然完成。
随后便是第二阶段——【五感解离观察】。
这是五个阶段中最有操作性的一步。
【五感】——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人的感官存在一种【通感】模式,比如当人看到蛋糕的样子、闻到蛋糕的香味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分泌口水,好像真的在嘴里尝到了蛋糕一样。
这便是【视觉】、【嗅觉】和【味觉】的【通感】。
但从来没有吃过蛋糕的人,是不会有这种【通感】的。这种形式的【通感】是一种在人在生活中形成的【自动化反应模式】。
厌食者脑子里面想到食物,情绪会产生厌恶、躯体会有呕吐感,这也是一种【自动化反应模式】。
【五感解离】,即是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五感分离,将感官体验与情绪解绑,打破这种自动化。
原理说起来复杂,操作起来并不繁琐。
简单说,是要来访者依次用五感,去感受食物。
……
南祝仁看着徐鹏程。
首先,是五感中的——视觉。
“现在,我们看着你手心里的这个东西。”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