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看到来访者狠狠皱了皱眉头,继续叙述道:“在这个梦里,我是一直在跑的,我父亲一直追我。”
他依旧保持着“父亲”的称呼,用这个带着疏离感的词语来降低自己的情感卷入。
这可以看做是来访者的【防御】机制在启动。
而这种【防御】机制在他之前的表述中一直都有。
“我记得我一开始跑得很快,我父亲追不上我,但是后来……”来访者的眼睛皱起来,“他直接把刀扔了出来,那把刀往我的背上飞过来。”
“在那把刀即将砍到我背上的时候,场景又一下子模糊起来,一切都消失了。”
“再然后,就是循环一样,我又出现在起点,我跑,他追;他扔出刀,在砍中我的后背之前一切消失……”
虽然来访者是在叙说自己的梦境,但是或许是因为隔的时间有点远,梦境的细节都被典型化和粗略化了。
同时,来访者给出来的梦境元素也相当直白,几乎没什么特别抽象的特殊意象。
因此暂时用不到【释梦】技术。
这个关于梦的回忆,更像是通过【自由联想】技术来让来访者进入状态,给之后的叙述做一个铺垫。
说完梦之后,不等南祝仁说话,来访者自顾自地睁开眼睛,和南祝仁对视起来。
他用下半张脸拉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呃……南老师,这个梦吧,我觉得可能和我以前的……就是小时候的一些经历,有点关系……”
听到来访者的语言开始有不规则的断续,变得迟疑,南祝仁点了点头,用问题引导道:“也是和你爸妈有关的经历吗?方便和我说一说吗?”
来访者本身就有倾诉欲,只不过因为话题的类型和情绪启动了一点【防御】。
在南祝仁这句带着【支持】的引导下,来访者很快点头。
——点了好几次头。
好像是在用这个动作反复肯定自己的某个部分,自己对自己鼓励一样。
就看到来访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整个后背和头颈都靠进沙发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