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此刻才算是真正的有了一个能够被他接受的答案。
南祝仁继续分析着。
像是解释,也像是在安慰。
“我们心理学中,有一门课叫做《发展心理学》,这门课会研究人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而在发展心理学的视角下……听话的孩子,其实是非常不好、甚至非常不健康的。”
南祝仁解释道:“幼年期的人——或者说‘孩子’——本就是需要不断地探索世界,不断地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的。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不断地试错;而在父母的监管、照料下,哪怕试出了‘错’,后果多数情况下也能被兜住。”
“这种‘试错’在一般人的眼里看起来像是‘调皮’、像是‘捣蛋’,但其实这是一个形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过程。”
南祝仁的语气很轻,很柔。
“而听话的孩子……他们没有这个过程。”
陈捷显然就是这个听话的孩子。
“那些听话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完全依附父母,父母就是他们的神。可在父母身边,他们很少、或者说几乎没能够学到什么东西——因为他们只需要听话就行了。”
“等他们离开父母,开始尝试着独立生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一下子变得没有方向,他们几乎不能够独立思考、却又被逼着独立思考。”
“进而,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以及其他的负面情绪。”
“一部分听话的孩子,他们或许能够磕磕碰碰地长大;而且因为没有了父母托底,他们要付出比那些从小调皮的孩子更多的代价,但终究也还能够逐渐学习并且成长。”
“至于另一部分孩子……”
说到这里的时候,南祝仁再次发出一声感叹。
“他们……会去寻找自己新的‘父母’,然后去依附。”
南祝仁看了一眼陈医生,稍微犹豫了一下。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猜测……”
“林笠霖的药物滥用,能够在小捷的身上这么顺利地进行,又把程度推进地这么深。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小捷把林笠霖当成了新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