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七章 改命(3 / 5)

嘉靖盘坐在道台上,说话还很中气十足,“大军开拔就要花银子,流水一样砸出去还听不见动静。

东南真要是大乱,国朝焉能安稳?”

“陛下所言极是,陛下看得是九洲万方,臣看得只有眼前。”

王言很灵活的转移了口风,“既然如此,陛下,依臣之见,还是先让俞大猷等人扩军备战,以不变应万变。

那些乱臣贼子或许能搞出一些风浪来,但却无法拍翻我大明这一艘宝船。

至于扩军所耗用的开支……想来内阁、兵部等都不会同意这一笔开支,臣为陛下分忧,顺天府的工程停一些,拿出一百万两银子来支援。

不过这一笔银子,臣以为还是宝钞为宜。

可以把皇家银行开过去,承担兑换金银铜的业务,就像最开始在大兴一样。

慢慢的,百姓们也就习惯用新宝钞了。”

“现在银行有那么多的金银铜吗?”

嘉靖问出了问题的关键。

嘉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对于新宝钞的各种问题,他已经算是弄懂了。

知道一旦皇家银行被挤兑的不能兑现金银铜钱,那么新宝钞就会崩盘,整个局面就会完全崩溃。

好像当初的宝钞一样,恐慌弥漫,大明将遭遇一场大钱荒,由此引的后果那可是相当可怕。

王言含笑点头:“陛下,银行之中的钱很充足。

因为存款贴息的原因,人们都愿意拿着铜钱来存。”

“现在还愿意拿铜钱?他们也赚了几年的新宝钞,存宝钞不是一样有利息?”

嘉靖有几分奇怪了。

但紧接着他就反应过来,“是因为接受宝钞的人越来越多,做生意周转也方便,顺天府之外的商人也认可,他们手里的宝钞不够用了。”

“什么事儿都逃不出主子的法眼。”

吕芳丝滑吹捧。

“陛下天慧,正是如此。

臣有意控制着宝钞行的数量,使得宝钞很坚挺。

而且年前臣放出了风去,说在山西现了铜矿,储量甚广。

同时银行又开始针对私铸的假币,受此影响,近来铜钱已经开始升值了。”

“山西?铜矿?”

嘉靖蹙起了眉。

吕芳说道:“回主子,这是王言早都做的事情,厂卫也有参与,找了两年,在山西中条山找到了铜矿。”

嘉靖点了点头,这不是什么大事。

他连储量都没问,因为重点不在于储量多少,而在于有这个铜矿,在于储量‘很大’。

这就足够了。

铜价降了,铜钱没有,还是跟新宝钞一兑一。

但是同时又打击私铸的铜钱,那么私铸的就不算钱,铜钱的价值自然就上涨了。

那么大户手里不成钱的铜块,以及大量的私铸的铜钱,又如何?

私铸的铜钱当然可以以假乱真,但是其中的材料比例是不对的。

百姓们不好分辨真假,就不要铜钱,只要宝钞……

当然这需要一些时间,但不论如何,王言最终是会用宝钞换回来更多的铜。

他再铸了钱送去福建、两广,到了那边再玩一圈。

这玩意想防也防不住,毕竟法在王言手里呢,兵在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