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六章 回京(3 / 4)

/p>

张书记乐得如此,也不争权,就是给王言站台、签字,和谐的很。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王言是个正处。

同时考虑到王言的名声以及影响力,尤其是主导了新界大开的功劳这些无法直接表现的,再考虑到年龄的原因,差不多就是个资深副厅,距离正厅也就差半步。

而在个人的地位上,他是更受尊重的。

毕竟他是文化名人,是理论学者,是人民艺术家,是偶尔要写内参送上去的半个智囊。

这些年经营下来,关系网也挺深厚的,办不办事儿不说,至少能跟大佬对上话,提起他的名字,没人不知道。

这就是他的成功……

张书记长出了一口气:“组织上要提拔你,你非不干,就应该到更需要你的地方,继续搞展的嘛。

咱们陕北穷着咧。”

王言说道:“能人多着呢嘛,又不是少了我一个人地球就不转了,总不能就我在搞展,其他的领导干部们都在尸位素餐吧?不要过分的夸大嘛。

我有点儿能耐,但也没到那个地步。

还是你啊,张叔,你是好干部,到了更高的位置,能挥出更大的作用。”

“什么作用不作用的,能对得起人民就行咧。”

王言跟他们照完了合影,又在县城到处晃悠了几天,到处拍了拍照,同当年刚来的时候对比是相当明显的。

知道他要走的人很少,只有那么几个人,他们也没有再告诉别人,非得搞得人民群众欢送,好像生离死别一样。

所以在又拍了几天的照片以后,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一天,他拿着自己不多的行李,在张书记等人的送行下,离开了林县……

等到他走了之后,过了几天,王言离开林县的消息传播开来,人民群众炸了锅。

都在打听,为什么王言好好的官不当了,要回去京城教书、拍电影。

闹哄哄了好一阵子,林县的人民群众才接受了这么个事情。

知道了王言是回城里,跟媳妇过日子去了。

这么个理由人民群众还是很理解的,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言就自己活着呢,可不是得伺候好媳妇,多生几个孩子么……

时隔将近八年,王言终于回到了京城。

提着不多的行李出来,才到了出站口,就看到在那边垫着脚张望的周晓白。

“天多热啊,不让你过来,你非得来。”

王言弄着手擦了一下周晓白额头上的汗珠。

这时候正是七月的盛夏时候,日头足的很,真是热的人昏。

“没事儿。”

周晓白摆着手,囫囵的擦了一下脸,“走,咱们去喝点儿汽水就好了。”

她高兴的拉着王言,到了火车站外面的报亭买了冰镇的汽水喝。

“这次不走了吧?”

她问道。

王言摇头笑道:“真说起来,我也就从京城走了这么一次,结果这一走就是八年。”

“那还不是你自己找的?”

“行了行了,过去的是非对错就别说了,我肯定是认为我没错的。

来来来,我这才回京城,咱们俩照一张,纪念一下。

这几年展的越来越快了,当年就是从这火车站走的,可现在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