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三章 又遭刺杀(2 / 5)

p>

没用的海捕文书,这时候也就有用了。

不是他们想去山里,是不去不行。

不去山里,就只能去周边国家,到了那边又是不同的情况。

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如此铤而走险,十个得有九个还是要上山的。

对这些走漏的流氓头子,王言并不强求。

驱逐出去,他们就再也回不来了。

因为他带领的巡院彻底的打碎了他们积累多年的黑产,也打碎了他们的人脉网络。

最重要的是,他把巡院衙门的地位给带了起来,哪怕他离任以后还是会腐朽,压制流氓却也足够了。

以前的流氓头子,在汴京城里已经没有了位置。

只不过可能是少挨了好几顿揍,省了被送到西北送死罢了。

这些都不是麻烦,真正麻烦的是随着王言的动作扩大,更多内情为人所知。

也有了想要插手分钱的衙门,大理寺。

这是正经的最高刑狱机构,王言抓了很多的官吏,最终都是要大理寺初审、刑部复审的。

但是他们现,脏活累活都让他们给干了,家却是都被巡院给抄了,巡院衙门最底层的小吏、巡捕的待遇,都比一些当官的要好,那他们当然就不平衡了。

所以就跟赵祯那里上书,指责王言越权行事。

王言当然越权了,他没资格处置官吏,但他可以事急从权,他说急就急。

他当然知道大理寺以及刑部的意思,是想要分润,或者独占那些官吏的家财,他们也想提高一下待遇。

对于他们的抢钱行为,王言是欢喜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好事。

这件事的根本意义,在于大理寺的人认识到了收拾官吏干大户的好处,既能增加工作成绩,又能赚钱。

但欢喜归欢喜,对于这种敢于挑战的选手,王言却是不打算原谅的。

所以当他知道,他们在赵祯面前参他以后,他以牙还牙,直接派人去大理寺、刑部衙门抓人,十分嚣张。

为什么先前有人拿盛家印子钱的事难,要罢他的巡使之职最后不了了之?

赵祯的默默支持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主要在于王言抄家真赚钱,也在于王言开始着手清理‘冗官、冗员’,被他抓了官吏,有的岗位补缺,有的可是顺势就废了编制的。

没权但是有官的人,王言一样抓了许多。

都是各种的荫补,全是权贵大户之家,当然王言只是针对个人,没有扩大打击。

如此一来一去,既开源又节流。

赵祯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他也明白王言是绝对的大宋忠臣,为的都是他赵宋江山。

但是赵祯的力度是没有那么大的,既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的权力就是被限制了相当一部分,赵祯还远远做不到一言堂。

所以赵祯的默许是原因,却也不是主要原因。

还是上次政事堂问责的时候,王言当堂给那个周孔目来了一下狠的,这才是主要原因。

或者说,王言为什么敢对国朝重臣开炮,才是王言大肆抓捕、株连扩大打击范围的原因。

他敢直接检举周孔目,那就是说明他手里还有别的重臣的证据。

真让王言把所有事情都摊开了,那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