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约会看电影(4 / 5)

所以想要干掉知道他真面目的组织成员,于是安排成员们去“送死”,结果玩漏了,他自己被抓进了警察局。

然后靠着老实巴交的外貌和极其老谋深算的智慧、强大的逻辑,以及奥斯卡欠他一个最佳男主角奖的表演天赋,还有谎话说得让人深信不疑的本事,编造了一个谎言成功误导了警方,让他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警察局。

说起来很简单,可导演功力很厉害,拍摄剪辑的也非常好,讲述故事的方式显然带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以金特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同时,影片也同样借助他人的视角侧面展现事件原本的发生过程,给予观众多种观察视角,让观众在真实与虚假之间来回穿梭。

观众在接受多方信息后,会不自觉地在心中梳理其认为正确的逻辑框架,在此过程中,观众获得了极大的参与性,因此在得知最后反转的剧情后,会产生强烈的情感。

这部电影大胆的从一开始就告诉了你谁是终极boss,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你自己又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判断和立场。等到你终于可以十拿九稳地判断出谁是boss的时候,剧本又完成了一次颠覆性的“自我证明”。

青木松只能说,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这部电影果然有东西。

但就像新名香保里刚刚说的那样,侦探电影每分心一秒都可以会错过一个细节,逻辑和想象力不强的观众,就会觉得这边电影很是晦涩,看一遍根本就不可能理清楚。

主要是男主供述的这个故事,实在是天衣无缝,甚至不多刷几次,很多线索观众会完全不当回事,再加上名义上的“水壶先生”、实际上滴水不漏的男主,在努力的带感情节奏,让观众跟着他的节奏紧张、兴奋,就更难以被发现了。

不过对于青木松和新名香保里两人来说,看一遍就已经能将其看懂,不需要带着疑问、反复对比着看,才能拨云见日。

而且导演也没那么狗,在一些情节上已经暴露出男主就是凯撒。

比如,片头杀掉伙计的人用的左手,如果注意看,男主在受审期间期间虽极力克制,但在不经意间还是用左手帮忙打开打火机的盖子,包括最后被放走,用左手点燃香烟。

看完电影出来,新名香保里显然显得十分兴奋“这部电影拍摄和剪辑的太好了,要不是我仔细盯着看,都有可能会错过一些关键细节。”

“的确非常好。”青木松表示赞同。

带入警探的视角,青木松觉得自己如果遇见这么一个嫌疑犯,也会被他糊弄过去。不过好在霓虹没有特色认罪协议,所以这种扯淡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霓虹。

想到这里,青木松对着新名香保里提醒道:“虽然主角的陈述和表演非常厉害,但这个案件并不符合我们这边的国情,我们可没什么认罪协议。

说到底这个案件,还是因为办案的警探太贪了,想要立个大功,以至于明明只要等另外一个人苏醒过来,就可以轻松破案,偏偏让凶手大摇大摆的从警察局走出去,结果贪出事来。”

这种案件,谨慎起见,肯定要等另外一个人苏醒过来后,对其进行审问,看看和另外一个人的说辞是不是一样的。

“有道理,这个案件如果放在我们国家,从根本上就不对了。”新名香保里附和道。

她虽然有志向,想要完成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