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么一排除,能抓的没剩几个了。”李海波嗤笑着将名单甩在面前的豪华大理石茶几上,“费这么大劲搞甄别,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还是有意义的,甄别是一方面,关键是让他们提供证据,证据你懂吗?”
李海波在心里暗骂一声:特么的这就不掩饰了,合着有枣没枣打一杆,看谁倒霉是吧?所谓的甄别,根本就不是你们的目地!勒索钱财才是终极目标。
他深吸一口气,扯了扯皱巴巴的衣领:“行,先挑软柿子捏——这六个没军权、没实职,又住在租界外头的,马上去抓回来。”
计划确定,余海仓和杨春兵分两路,带着抓捕队和宪兵拿着抓捕文书逐个抓人。
与此同时,军统在报纸上发布的声明,在上海掀起了轩然大波。
各界反日人士和爱国公民得知消息后,无不拍手称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沪上街头巷尾,报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扯着嗓子大声吆喝,那声音随着黄浦江潮湿的风,迅速传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是租界,日本人的手还伸不进来,一间茶馆内,一位头戴瓜皮帽的老茶客,紫砂壶用力地磕着桌面,眼神中满是敬佩,“这‘螺丝刀’当真是条铁骨铮铮的好汉!
单枪匹马闯入汪公馆,于万军之中取下敌酋首级,事成之后还能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
如此神勇,便是古代的荆轲,三国时的赵子龙在世,怕也不过如此,甚至犹有过之啊!”
旁边的人也附和着点了点头,“是啊!我泱泱中华,从不缺英雄豪杰,抗战,还是大有希望的!”
一位中年文人一拍桌子,“抗战当然大有希望,我们华夏有多少人,日本小矮子才几个人?
只要豁出去不怕死,就一定能把小鬼子消灭。
我有三个儿子,全都弃武从文上了战场 ,昨天我还收到他们的信,说又消灭多少鬼子,看得我热血沸腾。
恨不得自己年轻个十岁,亲自上战场杀他个畅快淋漓!”
众人讨论和越发激动,抗日情绪越发高涨!
一旁的说书先生,猛地一拍惊堂木,添油加醋地将杀手“螺丝刀”刺杀汪鸡卫的故事编成段子。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