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妇人之仁?此乃仁君!(2 / 7)

飞二人拉着刘备,只怕刘备能哭晕过去。

    他心中的自责和愧疚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在这里,诸葛亮也认清了刘备的本质,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刘备无意是一位仁君,若是放在盛世,有此君主真乃天下百姓之大幸。

    可现在是乱世,是人命如草芥的乱世。

    在乱世需有铁石心肠,万万不可有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只会错失大好的机会,只会让局面无可挽回的滑向深渊。

    刘备可以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但绝对做不了一个锐意进取的开国君主。

    此人实在是太过感情用事了。

    只是……

    诸葛亮叹了口气。

    这也正是刘备的优点不是吗?

    在这乱世之中,需要有一位有同情心的仁君来兜底,来作为天下枭雄的底线。

    有刘备在,诸葛亮才能看到一丝希望。

    如果当真希望刘备成为曹操那般的枭雄,那诸葛亮为何不直接投靠曹操?

    这是刘备的缺点,也正是刘备最大的优势。

    诸葛亮不准备过度的改变刘备。

    仁义难道是缺点吗?

    在这乱世之中,在这缺乏实力的关口,仁义反而能够更好的凝聚人心,帮助刘备积累起最开始的势力。

    这些自愿追随的百姓和将士无意就是最好的证明。

    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得。

    只要有人心,有百姓愿意追随,那自然就可以积累起力量。

    星星之火,未必不能燎原!

    这也是诸葛亮对刘备有信心的原因。

    在祭拜过刘表之后,大军很快再次上路。

    行军赶路和常人出行是完全不一样的。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