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话虽如此,但苏有才还是想让苏录,吃得舒服一点。下午便去高驼子家买了袋豆面儿回来,让大嫂掺到高粱面里。
“这孩子总嫌高粱饼子剌嗓子,可还是不舍得在书院吃午饭。”苏有才叹气道:“大嫂给他尽量蒸得好吃点儿吧。”
“哎呀,秋哥儿现在快赶上春哥儿懂事了。”大伯娘满脸笑容道:“放心,我拿出全部本事来,保准让他吃上不一样的饼子!”
高粱饼的问题主要有三,粗糙剌嗓子、味道发苦发涩、口感发硬。
大伯娘的智商全都加在了厨艺上,皆有应对之法。
首先她用冷热水交替泡高粱米,这样就不会发苦发涩。泡过的高粱米晾干后炒一下,香味就会出来了。
大伯娘也是真舍得下功夫,炒过后又用小石碾磨成粉,最后上细筛过一遍,这才得到了要用的高粱面。
和面时,大伯娘除了豆面还掺了小米面。豆面里的油脂能让饼子润些,小米面则能改善粘性,吃起来就不会剌嗓子了。
加水也是关键,要用七成开水烫面,三成冷水后加,这样和出来的面才兼顾软糯和弹性,自然就不硬了。
进锅蒸的时候,热气一上来,再撒点米酒酿,增加饼子的松软,以防干噎……
这样,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就是有点费大娘……
~~
另一边,苏录准备好好练练字,收收心,进入学习状态。
谁知刚支开摊子,大伯就出现了。
“走,跟我去趟千户所。”他跟他儿子一样,喜欢站在窗外说话。
“去干啥?”苏录只好搁下墨条起身。
“给你上户籍去。”大伯扬了扬手中的军籍黄册。
“啊,合着我一直是黑户啊?”苏录目瞪口呆。
“废话,你要不念书,一辈子都是黑户。”大伯淡淡道:“好比你二哥和小叔,还都一直黑着呢。”
“为啥呀?”苏录跟大伯下了楼。“别人家也这样吗?”
“当然,我们家还是整个二郎滩,上户最多的呢。”大伯屈指道:“你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