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哇哇—真哇哇哇—傻哇哇哇——”
正迎着风口的新闻社同事第三次开口,带着无尽悲凉的声音被狂风冲成七零八碎的呜哩哇啦,不成调。
坐他对面的人听不清他在说什么,想瞪大一双眼睛询问,却在下一秒“嗷”一声闭上眼,进眼细沙逼着泪长流。
爱丽丝紧紧抓着护栏,耳边是呼啸而过的大风与蒸汽火车行驶在铁路上时哐啷哐啷的巨响。
某位同事的预言很准,主编真的买了三等车厢的票。
爱丽丝敢打赌,这车的单人票价肯定只要一便士。
主编的位置算是最好的了,他坐在最上边,背风。
这让他能大声安慰可怜的新闻社员工:
“往好处想,现在的三等车厢已经大大有进步了。只是头上没有遮挡的,让灌进车厢的风大了点。”
“想我年轻的时候啊,坐三等车厢,那叫一个痛苦!”
“别说车顶了,连墙壁都没有,只有低矮的木头护栏,所有人都得站着,跟罐头似的挤来挤去,被前面刮过来的夹着火星的煤灰问候。”
主编感慨,
“也是时代进步了,议员们偶尔还是会提出一些有用的法案。你看三等车厢的风都没以前大了,增高的护栏墙壁能有效挡住火星,没把你们衣服头发烧了,多好!”
一个被极其糟糕的乘坐体验折磨到有气无力的同事耷拉着眼皮,嘀咕:
“回来的时候我一定要自己花钱买二呸呸呸,怎么还有飞虫……”
主编夫人不语,只是紧紧抓着自己精致华美的蕾丝长裙,在外人面前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但新闻社的老员工们知道,主编夫人会替他们报仇的。
坐三等车厢就算了,怎么还是法案前的三等车厢!
1844年以后法律规定三等车厢至少要有个顶,这连顶都没有啊!!!
快五十年的老东西也拿出来坐,主编应该是嫌生活太幸福,考验一下所有人的意志,包括他的。
在这种折磨下,大部分人只能闭紧嘴巴,一手抓着栏杆,一手捂着眼睛忍受着,车厢里一片寂静,唯有风与铁在吵架。
爱丽丝想得更多,她闭上眼,思绪飘到出发前的准备——
昨天,在听到主编提议去月亮河公园团建时,爱丽丝就感到不对,有一种莫名的心慌。
但没有证据的她不好跟热情且期待的同事们唱反调,辜负主编的好意。等后续提议想更换团建地点时,更是被所有人一致反对。
没办法,爱丽丝只能带着这种心慌回到家。
她翻开日常出行用的手提箱,看到长脚回来的《调查报告》委委屈屈躺在行李箱里,静静等待着翻阅。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爱丽丝直奔《调查报告》里记载的“月亮河公园”这张地图的介绍与相关传闻,确认了记忆没错——
“月亮河公园”是《调查报告》最早记录的几张地图之一,其被记录的原因却与巴利尔伯爵无关。
而是一场血案。
月亮河屠杀夜之后,公园变成了附近居民再也不愿提起的禁忌话题。
谁能想到呢,现在给游客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欢乐,让光谱新闻社全体上下都非常期待的主题公园,即将发生一场震惊全英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