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那么,他就得准备好和缅军战象交战。
“没有,击败戚将军部下后,缅军没有追击,正在打扫战场。”
探马继续汇报道。
他是骑兵,加上位置不是在道路上,而是在旁边山坡居高临下观察敌情,见到情况后才打马回来报信,自然看到的还算不少。
不过这样的人,都是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仅对士兵军事技术要求极高,还对目力、听力都有一定的标准。
“召集骑兵,随我来。”
李成梁没有犹豫,当下命令道。
说完,他率先带着亲兵队就往前跑去。
不过十几步后,他又拉住马头,对着身边亲兵下令道:“继续往后传令,命令各部把大炮都送上来,马上。”
就在刚才催马前进的片刻功夫,他已经大致猜出了这次戚继美部失败的原因了。
百头战象冲锋,佛朗机炮就算一炮一头战象,貌似也打不完这百头大象。
只能说,分配给各部的佛朗机炮有点少了。
想到这里,李成梁自然知道该怎么补救。
马上收回分配到各部的大炮,集中使用。
最起码,把下面各部的大炮收回来一半,集结足够多的火炮,用来专门对付对方的战象。
数量优势,必须要彻底发挥出来。
明军往往是以将领分统各部,或千余人,或两三千人。
之前,李成梁把到手的佛朗机炮分配到各支军队,自然是想让他们遇敌后有足够火力打击敌人。
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过于乐观了。
各部不是不能装备大炮,但是他自己手里,必须掌握一支随时可以出动的,具备数量优势的火炮。
否则,在发现缅军象兵部队出没后,却拿不出对应办法破解。
只不过从后面调大炮肯定是短时间内不能完成的,但也必须做。
缅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