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巴结(6 / 7)

p;   衣冠文物,甲于江南,白下青溪,桃叶团扇,冶艳名姝,不绝于史。

    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敕令建造轻烟、淡粉、梅妍、柳翠等十四楼以容纳官妓,风流天下,盛极一时。

    过了一二百年,到了隆庆年间,这秦淮河畔的莺花事业,越发的蓬勃,即便是到了后世,世人还津津乐道秦淮八艳的故事。

    “十里秦淮灯火灿,亭台楼榭绕河堤。笙歌弄酒盈朱雀,古籍齐珍满乌衣。“

    这首诗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一代当时的秀美风光和繁华市井。

    从武定桥到利涉桥,再延伸到钓鱼巷,迤逦以至水关临河一带,密簇簇儿地一家挨着一家,住着的莫不是艳惊江南的名妓。

    这些名妓们的居所称作河房,亦称河楼。

    凤阁鸾楼都构筑得极为精巧华丽,雕栏画槛,丝幛绮窗,看上去宛如仙家境界。

    还有那行走于河面的楼船画舫,每晚更是莺莺燕燕、笙歌曼舞,令人流连。

    这一带出名的河楼虽有不少,但其中最叫响的,莫过于停云、箐荷、倚翠三家,皆因这三座楼的主人都是色艺双佳、技压群芳的当红名妓。

    公子王孙,豪门巨贾,到了南京,都想登门造访,一亲芳泽。

    因此,想得到她们的眷顾,都得提前预约。

    胡自皋有银子,当初来到南京做官,自然对这江南佳丽地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很是浪荡了一阵。

    做了一年多的恩客,今日胡自皋可不就直接见到倚翠楼当家主人柳湘兰。

    “胡大人,你说北京来的老爷,莫非就是东厂那位?”

    柳湘兰与胡自皋相对而坐,娇声问道。

    名妓虽然自持甚高,可也不得不为黄白之物折腰,何况对面还是进士老爷。

    不管你名声在士林中如何响亮,但真说起来,还是不如这有出身的官老爷,人家可是实打实通过科举之人。

    “柳大家知道就好,这位京城来的老爷姓徐,还请柳大家用心侍奉,本官感激不尽。”

    胡自皋说道。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