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孙……平日也喜音律,於琴曲一道有所涉猎,且能自行谱曲。此曲並非古谱,亦非外人所作,乃是皇孙閒暇时自己谱就的。”
这里又涉及到了一条礼仪。
在皇太后面前,元春对夫君袁易的称呼,应该摒弃民间夫妻间的亲暱称谓,遵守君臣之礼,应该剥离“妻子”身份,使用客观的官方称谓,以一个臣妾的身份来谈论一位尊贵的皇孙。
因而,元春称呼为“皇孙”。她的夫君首先是“皇孙”,是皇太后的孙子,其次才是她的丈夫。使用这个称谓,將君臣关係置於了夫妻关係之上。
哪怕以后袁易封了王爵,元春也不能在皇太后面前直接称呼他的爵位,不能说“我家王爷如何如何”,因为爵位是皇帝封的,在皇太后面前摆弄爵位是不得体的。
宫廷礼仪很多,也亏得元春深諳此道,今日在这方面,不会出任何差错,不会因这种事惹人不满。
此刻,隨著元春的一番话,皇太后、皇后並熹妃、裕嬪等贵人的目光霎时又都聚焦於袁易身上。
皇太后又惊又喜,看著袁易道:“哎哟!这可真是出人意料!你竟还有这般才情能文能武便罢了,竟连谱曲这等风雅事也会且谱得如此清新动听,我竟是从未听过这般別致的调子!”
袁易躬身谦道:“皇祖母过奖了。孙臣不过偶有所感,信手胡诌,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实不堪入皇祖母圣听。”
皇太后追问道:“此曲既是你所作,唤作何名”
袁易坦然答道:“回皇祖母,此曲名为《相思》。”
“《相思》”皇太后微微一怔,隨即笑道,“竟是《相思》!莫非……你当初谱这曲子,竟是特意为元春所作不成”她的目光在袁易与元春之间流转,带著几分戏謔与探究。
袁易適时地流露些许青年人的靦腆之態,微微垂首,却仍是点了点头,声音则放低了些:“皇祖母明鑑……正是如此。些许私心,让皇祖母与母后见笑了。”
他这般坦然承认,又带著几分赧然,反倒更显真情。
一时间,皇太后、皇后乃至熹妃柳氏、裕嬪龚氏等人,心中对袁易的观感,纷纷添了对其人才情与性情的赏识。
原只知他文武双全,屡建奇功,却不想竟还有如此细腻雅致的才情与浪漫心思!能为自己的夫人潜心谱写出这样一首情意绵绵的《相思》之曲,这份心意,在这天家贵胄之中,实属难得。
堂內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愈发温馨和融起来。
皇太后兴致愈浓,含笑问袁易:“你既喜爱琴曲,又能自谱新声,想来於抚琴一道,也定是精通的了”
袁易恭谨回道:“皇祖母谬讚了。孙臣於琴技一道,粗通皮毛,不敢言精。然则若皇祖母有兴致,孙臣愿献丑一曲。”
皇太后喜道:“如此甚好!那你便抚上一曲与我听听。只不知你要奏何曲莫非是你自己谱的其他新调”
袁易神色愈发恭谨,道:“回皇祖母,孙臣早已听孙臣之妻提及,皇祖母素来喜听《胡笳十八拍》,故而早前便特意私下习练此曲,只盼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当面弹奏与皇祖母聆听。今日恰逢其会,实乃孙臣之幸,不知可否容孙臣献丑,奏此《胡笳十八拍》”
此言確非虚饰,他早已备下此著,意在投皇太后所好,以表孝心。昨日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