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姜念归园,琴曲别韵
景宁帝一边打量姜念,一边心下暗赞,旋即开口道:“姜念,念你在扬州整顿盐政,实心用事,颇有建树,更难得两袖清风,不染纤尘,朕便饶了你于皇四子遇刺案之失职之罪!”
姜念再次跪地叩首:“臣叩谢太上皇恩典。”
待他起身,景宁帝问道:“依你之见,皇四子遇刺一案,该当从何处查起”
姜念略一沉吟,眼角余光扫过侍立一旁的戴权,见这老太监低眉顺目,手中拂尘紧握。他恭声道:“回太上皇,臣方才蒙恩获释,对此案始末尚不清楚,不敢妄加议论。”
他心中明镜似的:此案必有内应,且此人多半位高权重,说不得就是眼前的总管太监戴权。只是自己初脱囹圄,不宜贸然进言。
景宁帝也不追问,只道:“你且去将盐政事务交割清楚,卸了这差事,日后专心随驾侍奉。”
景宁帝知道,泰顺帝对姜念下了旨意,待他这位太上皇莅临扬州,便让姜念卸去盐政羁縻,专司随扈。
姜念躬身应是:“臣谨遵圣谕,必当尽心随扈。”
景宁帝摆了摆手:“去罢。”
姜念倒退着出了殿门。
转身时,他深吸一口气,大步流星地走了。
……
……
明媚的春光下,姜念披着阳光,回到了盐院。
他先在四并堂见了林如海、邱姨娘,随即走到后园,欲回桃泉轩。
后园之中,桃红李白竞芳菲,蝶舞蜂忙绕树飞,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青砖铺就的甬路两侧,新生的兰草已没过了鞋面。
正行间,忽闻前方一阵细碎脚步声,抬头望去,见林黛玉急匆匆从芙蓉馆方向而来。
林黛玉今日穿着件月白绣梅的衫子,外罩淡青比甲,疾步之下,鬓角微松,一支珍珠簪将坠未坠。
紫鹃在后头提着裙角追赶,连声唤道:“姑娘慢些!仔细摔着!”
三人相遇。
林黛玉猛见姜念,顿时刹住脚步,旋即发现姜念官服上沾着几处污渍,发髻松散,几缕乱发垂在额前,连脸上都有污痕。
林黛玉鼻头一酸,眼眶中登时就泛起了泪光。
她慌忙用帕子去掩,却越拭越多。
姜念先是一怔,继而含笑道:“林妹妹这般慌忙,这是要去哪儿”
林黛玉不由臊了起来,哪里肯说是听闻他回来了便急着去见他只低垂螓首,轻声道:“你……你获释了”
声音细如蚊呐,还带着几分哽咽。
“承太上皇开恩。”姜念依然含笑道,“念及我整顿盐政有功,饶了我这一遭了。”
紫鹃在旁插话:“姜大人不知,自打你入狱,我们姑娘这些日子……”
话未说完,被林黛玉一个眼神止住,林黛玉脸上飞起了两朵红云。
为掩饰窘态,林黛玉指着姜念的衣袖道:“这里……破了。”
姜念低头,见右袖裂了道口子,是几日前刮蹭所致。正要答话,忽听紫鹃“哎呀”一声:“姑娘的珠!”
原来林黛玉走得急,头上那支珍珠簪终于滑落。
姜念眼疾手快,一个箭步上前接住,却无意中碰到了林黛玉的手。
“给你。”姜念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