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其意不言自明:这不仅是册封一位郡公,更是以两代天子之无上权威,为袁易的归宗之路进行又一次的加持与背书,务使其地位不容置疑。
乾清宫内,金碧辉煌,御香缥缈。
宗室勋贵、文武重臣依品级肃立,仪仗侍卫森然拱卫。
袁易——如今已是名正言顺的皇四子——身着皇子吉服,立于殿中。
二圣御前,宣读册封袁易为郡公的谕旨,字字铿锵,响彻大殿。
旋即,袁易神色庄重,趋步上前,躬身双手接过了沉甸甸的封册与金印。
这一刻,他正式受封,成为了大庆王朝的郡公爷。
紧接着,他面向御座,撩袍端带,依着规矩,一次次跪下,一次次叩首,每一次起伏都沉稳有力,仪态完美无瑕。三跪九叩,次第分明,向着皇祖父景宁帝、父皇泰顺帝表达着感激。叩首之声竟可闻,在肃静的大殿中回荡。
御座之上,景宁帝目光沉静,带着一代雄主的威仪与些许欣慰,坦然受礼。泰顺帝面色端凝,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满意与期许。
二圣并坐,共受此礼,为袁易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礼成,乐声大作。
袁易谢恩起身,手持封册金印,接受宗室勋贵、文武重臣的目光致意。
此刻,他不仅是皇子,也是拥有了实封爵位的郡公!
……
……
告庙典礼与册封典礼既毕,余韵犹自萦绕在紫禁城中。
太上皇景宁帝与泰顺帝并未打算此番在紫禁城中久留,今日便要圣驾起行,依旧返回那清凉宜人的西郊畅春园去。
贺赟今日紧随在袁易身边,得以亲眼见证两场关乎主子身份根本的庄严典礼,令他甚是激动。
此时,烈日当空,阳光炙烈。
袁易携贺赟等人,步出巍峨的紫禁城宫门,来至那辆规制非凡的皇子马车前。贺赟抢前一步,躬身垂首,声音透着发自肺腑的恭敬,道:“四爷,请上车。”
如今的袁易,身兼皇子与郡公双重尊贵身份,既可依齿序尊称一声“四爷”,亦可依爵位敬称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