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章 掏出华夏黑账本,清算天下诸国!(2 / 7)

部分呢。虽然赵朔没有说文武的名额是等同的,但起码得分出去三五个吧?

    这还剩下几个?

    那些觉得进不进三十六人大名单都有可能的人,能不着急吗?

    就是能稳进的这大名单的人,也急了眼。比如史天倪、郭宝玉、张柔、严实这四个人,作为汉军八旗最早的四个万户,肯定是在三十六功臣之列的。

    但是,郭宝玉和严实,立的功劳差相仿佛,到底谁在前面呢?能不争吗?

    于是乎,有的人直接上书朝廷,详细列举自己的种种功劳,请求在排名时仔细考虑。

    但有更多的人,却是请朝廷仔细考虑,现在就进行排名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毕竟,世界上那么多国家还没打下来呢。到了最后,谁立的功劳多还真不一定。

    赵朔建这个“承天门广场”,主要目的是建一个可供进行各种庆典的大型场所。对于评定这“三十六功臣”,只是顺带的事,并不着急。

    既然如此,他也就从善如流,宣布十年后,再评定三十六功臣。

    这道旨意的下达,直接如同在一个火药库中扔了一根火柴,帝国开国拓土的气氛,直接炸了!

    很简单的道理,对于武将们来说,立功的唯一机会就是打仗。现在打仗,既关系着自身的荣华富贵,还关系着爵位,甚至关系着能不能成为开国三十六功臣!

    对于文臣来说,更不得了。

    现在,除了耶律楚材之外,谁能说稳进三十六人的大名单?

    而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的功劳很难量化。

    还是得进行战争!

    在新的土地上,抚定地方,是非常显眼的功劳。提供后勤,也是非常显眼的功劳。

    不知多少文官主动上书,要求去埃及叙利亚,要求去吐蕃,去南洋的朝廷直辖之地为官。

    就算不能进三十六人的大名单,这不是还可能赐予爵位吗?文臣们比武将,更渴望着传给后世子孙的一份稳定的基业!

    百姓们一方面在议论着三十六人大名单应该有谁,另外一方面对帝国继续开疆拓土有着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