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章 《海外封爵令》,开启华夏航海大时代!(2 / 7)

nbsp;   这个万户不入八旗之列,番号为赵朔汗国高原万户。

    对于这个处置,十三系首领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心头一片灰暗。整编完成之后,他们再无任何军事力量,只能在精神方面对吐蕃人进行影响了。

    赵衍接下来宣布的消息,对吐蕃人整体来说,就全是好消息了。

    其一,赵朔汗国的军政人员进入吐蕃之后,不但要进行均田,而且会给百姓们发下铁制农具。这些农具全部无息,本钱分十年还清。

    吐蕃原来其实是有一定数量的铁制农具的。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中原的各种先进技术。

    要不然,大唐年间,吐蕃能拿几十万大军来,和唐军对抗,还互有胜负?

    只是自从唐末以来,一方面气候变冷,吐蕃之地变得越发不适合人类生活。另外一方面,吐蕃分裂,各大势力互相攻伐,进一步破坏了生产力。

    到了现在,铁犁在吐蕃都成了稀罕物,就更不用提其他农具了。再加上这些佛爷的敲骨吸髓,吐蕃百姓的生活困苦之极。也就是吐蕃宗教氛围浓厚了,换了其他地区,恐怕早就揭竿而起。

    赵朔入吐蕃,这个地区的出产,起码要能养活他驻吐蕃的各级官吏和大军吧?

    提高吐蕃的生产力水平是必要的。

    只是赵朔不准备如唐太宗李世民一般,向吐蕃输入技术,而是直接提供成品。

    铁制农具、各种生活用品、茶叶,白糖、白酒……都可以向吐蕃销售。

    吐蕃能卖出的各种货物,吐蕃马、牦牛皮、麝香、冬虫夏草、黄金……对赵朔汗国也不无小补。

    待一切上了正轨之后,赵朔才会尝试向吐蕃进行移民。

    依照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吐蕃养两百万人还是没问题的。现在的吐蕃,却仅仅五十来万人。

    赵朔觉得,移民个二三十万汉人过去,问题不大。

    其二,就是赵朔汗国朝廷出资,为吐蕃修建二十三条铁锁桥。

    吐蕃自从唐末以来,就分成了十几股势力,为什么一直无法统一?

    天然地理环境,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