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只有两人之间才知晓。
再加上自家那特制的符牌,两相印证之下,几乎不可能作假。这确实是很好的信物凭证。
“小妹?”
李述微微侧过身,见自家妹妹的神情有些异样——她手中捏着那张信纸,俏脸似有几分笑意,眼神却恍惚似的不知飘向了何处。
他目光狐疑地在妹妹脸上扫过,开口询问道:“那信上写了些什么?”
“没,没什么……”李二娘当即回过神来,迅速将信筏合拢、对折,小心翼翼地收进了贴身佩戴的锦囊。
她还用指尖压了压囊口,这才像是稍稍松了口气。
李述探究的目光在妹妹脸上逡巡,心头的疑虑愈发浓重。可看着妹妹略显闪避的眼神,他终究还是没再追问下去,只在心底轻叹了口气。
妹妹似乎变了……她依旧打理生意精明干练,待人接物温婉得体,但李述能敏锐地察觉到,妹妹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自从去了一趟东京,等再回来成都之后,妹妹仿佛着了魔一般,一次又一次地在母亲面前陈说利害,想要将李家在蜀中经营多年的家业,未来的重心押向那千里之外的周国。
当问及具体的缘由,妹妹口中翻来覆去的,无非也就是“周国有扫清寰宇的气象,自家该要顺应大势所趋,未雨绸缪”之类的话。
然而,在李述眼中,妹妹的话却毫无实据,更带着巨大的风险。
想那中原之地,数十年间群雄并起,杀伐不止,城头王旗变幻犹如走马观灯!
梁、唐、晋、汉、周……五代更迭,几度兴亡,最终还不是土崩瓦解?
谁能保证这立国没几年的郭家周室,就不会是下一个匆匆过客?
这等战乱之地的生意,岂能与蜀地的安稳富庶相比?
李述曾苦口婆心的劝说,试图用最朴素的道理拉回妹妹的心思。但奈何妹妹性子本就固执,去了周国东京一趟回来,更是认了死理。
争论多次无果,李述心中的那份疑虑早已化为深切的担忧。而母亲也不知怎么想的,最后竟同意了妹妹的胡闹。
李述不明白,小妹如此聪慧,在生意场上向来清醒,怎的独独在这件事上,竟像是迷了心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