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父女俩的意见。
并且他发现,从父女俩开始说农事那一刻,两人的眼睛都是亮的,这是只有真正热爱某件事的人,才能有的专注力和眼神。
沈浩看到父女俩就像是看到当初正在研究蒸汽机的薛礼,眼里只有专注和狂热。
一时间,沈浩更认可两人,心里更想让两人留下了。
于是沈浩在两人提出意见后,他笑着开口:“其实这片稻田之所以种植得稍微宽松一些,是有别的用处。”
姜牧闻言看向沈浩,虚心请教道:“不知其中有什么特殊之处?”
对于农事,姜牧保有着绝对的敬畏之心,无论沈浩是否很年轻,只要对方有自己的见解,他都会认真去听。
如果对方说的是对的,那他会学习更正,如果对方说的是错的,那他会和对方探讨指正。
沈浩也不隐瞒,笑道:“不知道再生稻你们有没有听说过。”
姜牧和姜穗两人目光一凝。
再生稻,他们当然听说过。
在一些小众的古籍里面的确记载有再生稻,说的是水稻收割后可以重新抽穗再发新芽。
但再生稻只是古籍里面记载的虚无缥缈的说法。
就连他们农家这么多年,也没研究出来再生稻。
“看来你们听过,我这片农田,便是要培养再生稻。因为担心水稻营养不够,才刻意扩宽种植间距,等能够完全掌握再生稻,自然会重新规划种植间距。”沈浩微笑开口。
姜穗惊呼出声:“你会种植再生稻!”
姜牧也在女儿的问话里,死死盯住沈浩。
如果沈浩真有种植再生稻的办法,那今年种一次水稻,收获两次,就能很好地改善百姓缺粮的现状。
这绝对是造福百姓的大功德。
沈浩摇头道:“十成说不上,有七成把握吧。”
嘶!
姜牧父女俩倒吸一口凉气。
七成把握,已经非常高了。
毕竟这是书籍中记载的虚无缥缈的再生稻啊,都有七成把握搞出来,这种事情,未免太离谱了。
实则两人不知道,沈浩是百分百能种植出再生稻,只不过为了谦虚一些才说七成。
同样,沈浩也没有解释如何种植再生稻,而是继续笑着开口。
“其实研究再生稻的主要原因,是大京有些地方只适合种植水稻,无法稻麦轮作,更无法种植双季稻”
“因此种植再生稻,就能更好地提高水稻的产量。”
“以后若是再能找出种植双季稻所需的种植条件。”
“那真就能让大京粮食的产量翻上一倍,未来只要不是大京人口增加太多,大京百姓几乎不可能再挨饿。”
姜牧听到沈浩的话,已经惊讶到合不拢嘴。
他震惊开口:“你连双季稻都知道!”
关于双季稻,他也没有种植出来过,因为他只是听说有些地方可以种植两季水稻。
但目前为止,他们农家也没找到这样的地方,很多时候,他们更多还是稻麦轮作,或者是冬小麦和春小麦轮替种植。
如果有可能,农家也想种植双季稻和再生稻。
就因为水稻就比小麦产量高。
若是能解决再生稻和双季稻的问题,那百姓就能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