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欣赏的老师与学生…
老古起初是一直抱着分享经验的心态来跟瓦列里交谈,但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这位老将的兴趣立刻被激发了出来,他仿佛忘记了身上的疲劳,忘记了自己俘虏的身份,很耐心的跟瓦列里探讨各式各样的战术问题。
而瓦列里则完美扮演了一名天赋非常高的倾听者,往往能根据老古的经验来举一反二,更能结合苏军现有的装甲作战经验提出一些极具启发性的见解。
特别是瓦列里跟古德里安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念’。
利用第一梯队的装甲部队首先撕开敌军防线,造成数个缺口。
第二,第三梯队由机械化步兵军组成,一旦缺口被撕开,他们就犹如洪水般一样插进敌方防线的缺口,进而扩大防线的缺口,并且继续向纵深快速推进,抢占桥梁,交通枢纽,重要城镇。
从而一鼓作气将敌军腹地全给打穿,再派大规模的空降兵往更深处空降,破坏敌军的补给设施,运输线路,炸毁桥梁道路,将敌军后方搅个稀巴烂。
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目前的战果,整个作战行动也不再是线性的推进,而是多方向的,立体的,快速的拿下敌方腹地的推进。
古德里安对这个想法非常的惊讶,充满了赞叹与感慨,对于瓦列里则更是欣赏。
不过…想要完美的运用这个大纵深作战理论必须要求部队有很高的素质,也有前所未有的组织能力,后勤保障也要跟的上,军官的决断能力也很重要。
按照苏军目前的水平,想要完美的实施大纵深作战理不说是有些困难吧,至少也可以说是异想天开。
虽然在瓦列里的努力下挽救了不少苏军老兵,苏军内部整体也进入了良性循环,但是新兵们普遍训练较少,文盲也有不少以及军官经验太少都是苏军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
不过苏军目前也有实施大纵深作战的水平,就是跟理论有点差距,目标不会完成的太过于完美。
只是那也很强了。
古德里安是如此认为的,至少要比现在的德军要强一些,现在的德军缺少装备,食物,补给,燃油不说,上面还有个时不时发癫的元首在那进行天书一样的指挥,在库尔斯克之后想要赢下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胜利很难!
而在小规模作战方面依旧可以勉强压制苏军,只是这也没啥用。
小规模战场上的胜利不能掩盖与挽救战略上的失败,一步错,步步错。
德军现在就是陷入到了这个怪圈之中…
而瓦列里也借着这次交谈的机会从古德里安那里学来了不少装甲运用的知识。
该说不说,老古是真强啊,对于装甲作战的理论理解的非常透彻,也怪不得人家41年能环游法国呢。
跟着老古学习,他学到了不少有用的。
两人就这样聊了很久,一直到后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