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祝贺邓盛。
邓盛的资历很老,孝安皇帝永宁元年(120年)生人,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历经孝顺皇帝、孝冲皇帝、孝质皇帝、孝桓皇帝和太上皇刘宏以及如今刘辩这一朝,妥妥的六朝老臣。
而且邓盛所出身的弘农邓氏只能算得上是个大豪族,甚至都没有稳定的世代二千石,当不得士族之名,邓盛本人则是以军功升迁并州刺史,以抗击鲜卑、匈奴闻名,最终也凭借军功入朝。
但这都不是王允愿意认怂的关键原因,当年王允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太原郡吏时,曾当面指责路佛行贿太原郡守王球而获得官位,王球一怒之下将王允下狱,并准备将他在狱中杀害。
时任并州刺史的邓盛钦佩王允的才识和性格,亲自骑上快马来太原郡保释王允,请他担任并州刺史府别驾从事,并屡次提拔王允,将王允介绍给其他名士为他拓宽人脉,是王允仕途上的伯乐。
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王允都不可能在明面上对邓盛这位伯乐有任何不满,除非他想毁掉自己的名望和前程。
而本着“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的原则,这一场小会自然是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天子登基以来但凡是开这种小会,往往都伴随着新的朝廷政令被颁布。
云台阁二层,三公九卿们环顾四周,眼见似乎人已经齐了,但天子仍旧闭目养神没有半点要开始会议的意思,不由小声议论着,直到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从楼下传来。
平准令甄逸气喘吁吁地登上二楼,匆忙整了整有些凌乱的衣冠,俯身请罪道:“臣方才微服去东市勘察物价,一得到国家的通知便立即赶来,但还是让国家和诸公久等。”
刘辩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黄门冗从赵祐引着甄逸坐在了大司农曹嵩身后的一张小席上。
一众三公九卿都对甄逸的到来有些疑惑,小小平准令,秩六百石官员,竟然有资格出席这种级别的会议?
却听一声清脆的磬音在阁中回荡,是刘辩手持木棒敲响了身旁的玉磬。他缓缓睁开微闭的双目,沉声吟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刘辩缓缓睁开微闭的眼眸,道:“平准令,告诉诸公今岁夏收后麦子的价格。”
甄逸应声而起,行至堂中,向刘辩及两侧重臣分别郑重一礼,朗声道道:“禀国家,禀诸公,近月臣与大司农署众佐吏奔走四方,详察市情。中原各地夏收后麦价,均价……一石70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