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老太尉,六十五岁恰是添丁进口的好年岁!(3 / 4)

bsp;   但这种家事,刘辩选择置身事外,毕竟钟繇可是能在七十五岁的年纪生下那位天才儿童,他自然是不担心钟繇绝后的。

    杨赐身旁的杨修眼珠子盯着自家祖父和这位传说中的贤太子,小小的脑瓜里却是浮现出了大大的问号。

    向来谦恭守礼又不苟言笑的祖父,敬贤爱士又英明贤能的太子殿下,二人怎么会谈论如此轻佻的话题呢?

    不过,杨赐余光瞥见袁基搀扶着袁隗前去如厕,却是忽地话锋一转,神情变得凝重起来,道:“殿下,袁次阳不可信,殿下万不可大意。”

    刘辩眉头微微皱起,目光深邃地看着杨赐,倒并非他对杨赐的这番话有什么意见。

    若换作刘宏,或许会心生不悦,觉得你杨赐这话是什么意思!

    朕乃天子,国家至高无上之人!

    王霸之气一发,袁隗自然俯首称臣,合情合理!

    怎么,朕难道不配他袁次阳心悦诚服吗?

    但刘辩所想的却是,杨赐与袁隗虽已分道扬镳,却曾是至交好友,而且杨赐为人坦诚正直,是赤诚君子,绝不会在背后诋毁中伤他人,更何况是中伤袁隗。

    那么,袁隗的投降,定然存在些许问题。

    刘辩身体微微前倾,与杨赐对视着,目光中带着几分探寻,轻声问道:“太尉公有何见教?

    “老夫并无确凿证据,但他袁次阳绝非甘愿放弃如此众多利益而投降之人,他不会甘心的。”

    杨赐微微摇头,随后向太子讲述了那次举孝廉之后,他与袁隗之间的简短对话。

    言谈间,杨赐不时抬眼观察刘辩的神色,似乎在斟酌自己的言辞。

    刘辩陷入沉默,只是伸出手按着腰间的元治剑,手指摩挲着剑柄,目光骤然间变得幽深。

    就在半个时辰之前,袁隗还向他诉苦,言袁基正妻病故多年,准备续弦,希望太子能看在他的面子上,下月亲临昏礼为新人赐福。

    当然,袁隗的言外之意是,他为了汝南袁氏归顺太子,付出了太多宗族利益,已失了不少汝南袁氏的人心,希望太子能参加袁基这位继承人的婚礼,为袁基镇镇场子。

    自春秋战国以来,这种替臣子撑场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