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发起总攻,达仁汗惨死(1 / 5)

四个鞑靼重臣苦口婆心地劝了近两个时辰,喉咙都要冒烟了。

见达仁汗还是默然不语,一人义愤填膺地站起身道:“若大汗执迷不悟,不顾鞑靼亡国灭种之危,老臣愿死谏!”

说着,他就摆出了撞柱的架势。

其他人相互看了眼,亦是道:“我等也愿死谏!”

“哈哈哈……哈哈哈……”

达仁汗机械般地大笑一番后,突然双眼猩红地瞪着他们,狰狞道:“一群老东西,你们贪生怕死,还敢污蔑本汗?”

“我鞑靼最初不过是草原之上的一个小部族而已,能够一步步成为霸主,靠的是什么?是永不屈服!永不言败!永不停止为部族而战!迁都只会迁走鞑靼的魂,让鞑靼瞬时分崩离析!”

“你们不是要死谏吗?本汗成全你们!来人呢,把他们全都拖出去斩了,并且传本汗令,再有敢言迁都者,杀无赦!”

他知道四人在朝中的势力很大。

而且动了让储君提前登上汗位的心思。

这俨然是想趁着鞑靼大败,想要步步为营,逼他放弃汗位,甚至搞不好还会让他效仿中原的那些皇帝下罪己诏!

他又怎么可能听之任之?

可以说,杀他们,既是为了震慑朝野的迁都之议,防止鞑靼内部围绕着是否迁都进一步分裂下去,也是做给储君一党看的。

如果他们还不收起这份心思,全力对战赵国,那他不介意再废储君!

只要他还活着,谁也别想夺走他的汗位!

只要他还活着,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他也不会迁都!

想当初鞑靼大举南下,萧宁一介女流都敢坐镇洛京。

他乃是天神之子,得天庇佑,又有那么多兵马在,岂能做萧湛、萧昌之流?

四大重臣被杀后,朝野骇然。

达仁汗四子,也就是现在的鞑靼储君察烈兀称病不出。

满朝文武也都不敢再上奏迁都之事。

各路鞑靼大军既效仿赵家军苦练,也在寻找一切机会反攻。

达仁汗的目的似乎达到了。

库苏古尔湖。

赵安在得知这些后,还得到一个消息。

拓跋褚逼慕容济禅让,成为西戎国主。

西戎改姓拓跋了。

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慕容济是拓跋褚扶植上位的,拓跋褚的野心又是四宇皆知。

他的国主之位必然坐不长久的。

不过拓跋褚选择在这个时候正式执掌西戎,想必已经完成了对西戎内部的整合。

达仁汗和他肯定会联手。

好在西戎前线有杨无咎在。

吕胜又一直率领游奕军驻守在伊犁河谷,随时都能增援。

拓跋褚想要掀起什么风浪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为了加大对鞑靼的围剿,赵安已命许辽带着一路羡锋军前去增援金山军和白袍军,做好从燕然山攻向圣都的准备。

同时让驻守在关中的巾帼军北上,加大后方粮草的输送,随时准备策应南线诸军。

还有,把想要在极北之地骑熊的刁莽,从益州调来了。

做完这些,他给萧宁写了两封信。

一封为国事,一封是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