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轻人,民诉院正是一展身手的好地方。
赵辰答应赵九指后,张迁蠢蠢欲动。
在心中打了个底,张迁从椅子上站起来,眼中带着期望道:“大人,我也想和学子们,一起办个民诉院。”
学生是新出的莲花,朝气而洁净,组建民诉院当然好,可是张迁不行,赵辰另有安排。
对张迁摇了摇头,打消对方的念头。
“今天的事情告一段落,张迁你跟我来,另有事情交给你。”
内政的问题有了眉目,赵辰觉得天津卫,扩张的条件已经成熟。
……
海河码头,如今更加繁忙。
四十个泊位,仍然要排队。
今日诸奇父母要来大沽,这两人很不一般,仅靠武清和一个边堡,硬生生顶住了吴三桂四万大军。
走在赵辰身后的诸奇,双手不自觉在衣服两侧蹭了蹭,他紧张,更有些激动。
那艘槽船静静停在岸边,周围有一队持刀士兵在守护。
当身穿便装的诸勇将脑袋探出船舱门,赵辰微微一笑,对面也回应的点了点头。
这个回应,让赵辰对今天的谈判充满希望。
踩着木跳板上船,刚走到船舱门口,诸英在那迎接。
同样穿着便服,诸英大概三十五六岁,身形有种运动美。
“赵大人,里面说话。”
两人和赵辰之间,不方便公开关系,谈话地点设置在船舱,也是隐秘需要。
赵辰坦然的走进船舱,身后的诸奇反而有些忐忑。
“见过两位,武清能够不失,真是仰仗了。”
武清能够坚守,靠的就是士兵和士气,但打仗最重要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
诸英把手一拱,脸上的感激很真诚:“若无赵大人的后勤,士兵们再用命,也是无用。”
“尽我所能!”赵辰坦然接受,但也不夸大功劳。
前前后后,诸奇没能和父母说上话,终于轮到他了。
“孩儿见过爹娘!”
本以为会有温馨的嘱托,哪知诸英脸色并不太好看:“我儿也来了,大家坐下说话吧。”
好像哪里不对?赵辰心中琢磨,但还是先找凳子坐了。
舱内有张小桌,上面摆着一封信件,想必是赵辰前些日子,让人带去的。
信中内容,是赵辰对土地公有制的看法。
将所有土地,以租赁形式分配给农民,对于防止土地兼并,的确是不二法门。
但问题在于,如何完成土地收归官府。
赵辰的提议,简单有效,但很残忍。
让诸英夫妇自立为王,每占领一个地方,首先清除掉地主贵族。
之后赵辰入场,将诸英的军队撵走,接手无主土地,完成土地收归。
这方法实际就是大清洗。
谈判一开场,诸英的脸色就变得阴沉。
“赵大人,你是否觉得,用武力清除地主,这个方法有伤天和?”
虽是女子,但诸英的脸冷起来,气势丝毫不输男子,别有一种杀伐。
此刻坐在板凳上的诸奇,身体绷直,手脚不安,真是从未有过。
不太妙啊,赵辰感受着对方的质问,刚才的信心动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