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临行一(1 / 3)

用过午膳,李简二人出了王府,登上马车,朝州衙驶去。

马车行驶在宽阔的水泥路上,平稳无声。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熙攘,叫卖声不绝于耳。

晋阳城作为北方重镇,水运达,商贾云集,处处透着繁华气息。

显帝建元七年齐王叛敌,导致雁北关失守,匈奴人兵分两路长驱直下,一支兵围晋阳,一支直指长京。

当时的并州牧宁死不降,坚守了三个月,直至最后一人战死方才城破,匈奴人为此报复,屠城十日,导致晋阳城十室九空,此后几十年都没能恢复以往。

自古以来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战争都是以守为主,一是中原民族可依托城池而战,有着天然优势,二是就算把草原打下来也无利可图,根本守不住。

所以纵使李敬舟战无不胜,将匈奴人打得节节败退,可该穷还是穷。

李简刚回来时晋阳城基础设施残破不堪,连年征战导致人口稀少,财政更是只能依靠朝廷接济。

李敬舟又是个重情义之人,战场搜刮的财宝以及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了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

整个王府家底居然只有二百多两银子,这可把李简干懵了,原本准备娶几房娇妻美妾每天斗鸡遛鸟的计划也随之泡汤。

无奈,李简只得开始了他的敛财计划。

这八年间李简兴建工坊,鼓励从商,开山采矿,展冶金技术,极大促进了晋阳城工业展。

为解决人口问题大力鼓励生育,无论生男生女,府衙皆奖钱五贯免除三年赋税,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短时间看不到显着成效。

除此之外还广招流民,分田地,地分完了就安排工作,总之只要勤劳肯干,解决温饱之外,每年还能有些余钱。

如今晋阳城早已焕然一新。

城墙及城内主干道皆用水泥重铸,坚固异常,若再有敌犯守个几年丝毫没问题。

由科研馆研的商品在此生产销售,往来商队小贩络绎不绝,繁华程度比之京城也不遑多让,这让本就身为大辛战神的靖北王,在并州百姓心中威望更胜以往,然而只有刺史府的那些高级官员清楚,这一切背后的推动者其实是靖北王世子。

马车缓缓停在州衙后门,李简从马车下来,带着七宝进入了州衙后门。

一路行来官员纷纷行礼,李简一一点头回应。

自从李简回来后,李敬舟更多时间都在雁北关,这晋阳城大小事务全权交给李简处理,这些年来李简所做之事这些官员门清,如今在他们心中,李简的威望恐怕已不逊于李敬舟。

李简径直来到办公衙门,如今晋阳乃至整个并州都在飞展,事务繁忙,这里大小官员皆脚步匆匆,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来到一间单独厅堂,堂中主位上坐着一名身穿绯色官服,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正是并州牧温之林,见到李简前来连忙起身行礼。

“见过世子。”

李简点点头,毫不客气的在主位坐下。

大辛太祖立国时藩王自主权极大,如同国中之国。

武帝继位后,挟北击匈奴之势进行了一系列削蕃政策,其中一条便是封地官由国相改为州牧,且必须由朝廷任免,到如今大多都由王爷举荐心腹,朝廷象征性批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