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的火焰,并非只灼烧训练场上的铁砧与汗水。
它更在无声的暗室中,在冰冷的评估报告里,在监控屏幕闪烁的幽光下,无声地燃烧。
中心深处,一间没有任何标识的房间。
灯光被刻意调暗,只有一面巨大的屏幕散着幽蓝的光晕,分割成十几个小画面,实时播放着训练场、教室、甚至宿舍公共区域的监控影像。
空气里弥漫着过滤后的、带着电子设备特有气味的冷风。
代号“磐石”
的男人,如同他名字所喻,端坐在宽大的监控台前。
他面前的不是键盘,而是一份摊开的、厚厚的评估报告。
封面上,清晰地印着“祁默”
的名字。
他的手指缓缓翻动纸页,动作沉稳,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逐字逐句地扫描着报告上的内容:
技术评估曲线图:一条近乎垂直攀升的陡峭折线,在“协议栈深层解析”
与“apt攻击模式识别”
两项指标上,更是突破了评估上限,旁边标注着醒目的“妖孽级”
评语。
红蓝对抗分析:详细记录了“破壁”
行动中祁默的初期冒进、中期受挫、后期在关键信息共享下锁定“紫罗兰螺旋纹波”
的惊艳表现。
特别标注:“网感”
天赋突出,具备极强的异常洞察力,但团队意识与规则边界感需持续强化。
思想动态追踪:“对法律边界认知有显着提升,但仍残留‘工具正义’思维定式。
对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理解,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情感认同与责任内化。”
教官评语(铁砧):“璞玉。
锋锐无匹,然棱角亦伤人伤己。
淬火需重锤,亦需巧劲。”
“磐石”
的双眸凝视着那最后一行文字,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他的目光如同深不见底的湖水,平静而又神秘。
然而,就在这看似波澜不惊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丝细微的波动,如同微风轻拂湖面,引起的那一圈圈不易察觉的涟漪。
他拿起手边的内部通讯器,声音低沉平稳,如同山涧流过磐石:
“负责人,祁默的阶段性评估已阅。
技术潜力确认无误,预期。
但思想的‘火候’,还差得远。”
通讯器那头传来一个同样沉稳的声音:
“‘熔炉’的职责,就是锻打掉所有不合规的棱角。
你的意见?”
“需要一次‘淬火’。”
“磐石”
的目光投向屏幕上一个定格的画面——祁默在训练间隙,凝视着终端屏幕上某个加密相册缩略图(隐约是母亲和妹妹的合影)的侧脸,眼神深处藏着不易察觉的柔软与牵挂。
“目标: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测试,全面评估其对于“力量”
与“责任”
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知程度,特别是在面对自身弱点受到威胁时,是否能够坚守规则底线,并展现出足够的大局观。
方案:此次测试将采用“鹰巢”
模拟攻击的方式,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攻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