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威廉二世成为德国皇帝之后,与爱德华七世之间就变成了舅舅与外甥的关系。
亲舅舅去世,哪怕威廉二世已经成为皇帝,亲自参与也是非常正常的,正如他曾经亲自参与自己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一样。
另一方面,威廉二世亲自前往伦敦的行为,也有向英国示好的意图。
虽然明面上德奥意同盟国已经压制了法国协约,但只有德国人自己清楚,同盟国内部的问题是很大的。
别看盟友意大利是个列强,但意大利具备作用的就只有海军,意大利陆军更像是花架子,只有人数看起来唬人,实际上没有丝毫作用。
奥匈帝国的陆军倒还算可以,但也就只有常规部队可以,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就已经很差劲了,后续动员的新兵战斗力更是惨不忍睹。
这也导致德国在战争中获得的支援将极其有限,除非能够集中精力率先打垮法国或者俄国,否则德国就得面临法国和俄国的双面夹击了。
德皇威廉二世之所以选择向英国示好,一方面是英国目前的工业和经济十分强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英国的海军能够提供给德国巨大的支持。
一旦同盟国的海军能够压制协约国的海军,德国担忧的后勤补给问题将不复存在,同时还能封锁法国与非洲殖民地之间的联系,让法国本土面临补给不足的问题。
还有就是西班牙不断向法国靠拢的问题。
虽然西班牙并没有表达出明确的和法国结盟的意愿,但在不断向法国靠拢的前提下,未来战争未必没有加入法俄协约的可能。
一旦西班牙加入法国协约,同盟国目前取得的优势将荡然无存。一个西班牙能够发挥的战斗力远超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一旦德国面临法俄西三国的围攻,纵使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超常发挥,德国也将陷入困境,除非有着同等级别列强的帮助。
纵观目前世界局势,同等级别的列强也就只剩下英国一个。换句话来说就是,目前的德国政府已经没得选了,要么拉拢英国加入同盟国,要么就在西班牙没有加入法国协约之前,想办法发起一场闪电战,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优先将法国或者俄国其中的一个击溃。
只要解决了一个敌人,不管是剩下法国还是俄国,西班牙再加入战争的可能性就变得极低。
而且西法同盟和西俄同盟的威胁都不再那么巨大,对于德国来说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对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向英国王室的示好,法国和俄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法国和俄国怕吗?他们当然怕。
要是英国加入了同盟国当中,那同盟国将彻底碾压协约国,而不是目前的略微占据一定的优势。
但怕归怕,法国和俄国倒也没有那么慌乱。
一方面,他们清楚英国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就加入同盟国当中。英国人搅屎棍的性格在欧洲那可是大名鼎鼎,他们向来喜欢扶持某个地区两大势力的对抗,并且帮助较弱的那一方。
以英国一直维持的地区平衡政策来看,就算英国选择介入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选择帮助的也应当是法俄同盟才对。
毕竟此时的德国异常强大,除了德国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的陆军之外,他们还在大力发展海军,工业和经济也都是远超法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