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那么繁华了。”大爷看了看梁红英,无奈地说:
\"姑娘,你是不知道,最近鬼子兵实在是太猖獗了!\"大爷眉头紧锁,语气中满是担忧,\"他们跑来这里,就是想找出北山游击队员的蛛丝马迹,可一直没能得逞。他们就三天两头来骚扰我们的村子,闹得鸡犬不宁。
就在不远处,日本人新修建了一个基地,囤积了大量物资,说是要确保这条交通生命线的安全。时不时就有几辆摩托车在道路上巡逻。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稍有不慎就会被他们怀疑是北山游击队的探子、间谍,接着便是无来由的搜查。更过分的是,他们一言不合就会采用强硬手段,拘捕甚至直接开枪打死。\"
梁红英听罢,怒火中烧,大骂道:\"这些狗鬼子,怎么越来越嚣张了?什么时候把这里当成他们的地盘了!\"她心里清楚,北山下的这条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南北,是一条运输大动脉。从这里去上海,虽然山路崎岖,但路程能近不少,因此鬼子才格外重视。
正听大爷讲述着,远处突然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大爷脸色骤变,警觉地说:\"情况不妙!姑娘,快进村子躲一躲,等巡逻队过去了再走。\"说完,他转过身,脚步匆匆地带着梁红英往村里隐蔽。
梁红英虽说不怕日本人,心里想着\"敢来和我叫板,咱们就一对一,看谁能战胜谁\",但也知道这一路不会太平,便跟着大爷进了村子。
紧接着,乌泱泱一排鬼子的摩托车从路上驶过,还有几匹马。每辆摩托车的跨斗上都架着轻机枪。走到村口时,鬼子的车队突然停了下来。一个骑着马、戴着白手套、一身戎装的军官,用马鞭指了指旁边的村子,打头的摩托车便朝着村子里拐去。
就在这时,村口大柳树下晃晃悠悠走出一个人,手里还拿着酒瓶。见鬼子拐进村子,这人立刻大吼大叫起来。梁红英和大爷躲在村子的一堵矮墙后,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
只听那喝酒的人大声骂道:\"狗日的鬼子,又来我们村子里捣什么乱?你们烧杀抢夺,还嫌不够吗?我们这儿都是种地的农民,非要说我们是游击队员!\"许多鬼子听不懂中文,但有个穿着大褂、头戴日本军帽的翻译,用手拍了拍前边日本兵的肩膀。那日本兵立刻停车,他下车走上前,\"啪\"地给了醉汉一个耳光,骂道:\"你这混蛋,胡说八道什么?敢在皇军面前大呼小叫、骂骂咧咧,你长了几个脑袋?\"
这时,那个日本军官也从马上下来,\"唰\"地一声从腰间拔出腰刀,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到醉汉对面。可这醉汉竟然一点也不胆怯,还朝着日本军官“嘿嘿”直笑。
旁边的庄稼汉小声告诉梁红英:\"这醉汉是老王,真是不要命了,整天喝酒。鬼子来了也不躲,弄不好就会把命搭上。\"梁红英看着这紧张的情形,心急如焚。平日里不招惹鬼子,他们都要找麻烦,更何况老王还骂了日本人。
日本军官开口,操着不太熟练的中文说道:\"你骂我们大日本皇军,我听得懂!好,好,你有胆子!你给我说说,你们村子里有几个游击队员?北山游击队是不是在你们村子里驻扎?\"
醉汉还是对着日本军官哈哈直笑,举起酒瓶\"咕咚咕咚\"又灌了几口。日本军官见他根本不把自己当回事,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