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耳光子,打得他嘴角流血,要是不死人,梁红英还没这么大气,问题是他们这种做法直接造成了一个小伙子的丧命,她实在不能容忍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怒问道:“谁让你写的?让你写你就写吗?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还好意思说有人给了你钱,有人给钱让你去杀人,你也去杀吗?你缺德不缺德?真气死我了,我真恨不得把你大卸八块!”
梁红英身后还有几个跟来的伙计,一个个都怒气冲冲,这掌柜的一看,这篓子捅的可不小,吓得“扑通”就跪下了,他也知道曹家不好惹,又磕头又作揖地说道:“姑娘姑娘就饶了我吧!我和你一样也是受害者,我不去给他们写,他们要我的人头啊!”
梁红英继续追问:“谁让你写的?”
老板又咧嘴说道:“是一个日本军官让我写的,他们给了我十块大洋,让我照他们说的去做,我一看我不同意呀!他当时就把枪口顶在我的脑门上,我敢不照做吗?姑娘,你得体谅我一下呀,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不照做,一家子的性命恐怕就搭上了。”
梁红英继续追问:“你告诉我,那日本人长什么样子?他是从哪里过来的?”
老板搔着头皮想了想,说:“你要问这个,我就真说不清了。街上那么多日本兵……,他穿的是军官服饰,还挎着一把腰刀,鼻子底下有一撮胡子。”
说半天也没说清楚,梁红英琢磨着:“会不会是闹事的那个日本军官呢?”她觉得有可能。
不过,她越想越不对劲:日本人这么做,安的什么心?他们又是怎么知道我家里情况的?这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吗?
绝不可能这么偶然!早上我和父亲才决定打着相亲的名义出城,随后就出了这样的事。这也来的得太快了吧!鬼子这时机抓得也太巧了,会不会是有知情人通知了鬼子,他们才出了这么一个阴毒招数?
梁红英又陷入了沉思。她反复考虑这件事,觉得其中定有蹊跷。这么一想,那张纸要不是十万银票,鬼子也没捞到什么好处,终究是两手空空而去。多亏了那个吹笛子的人出手相助,要不然一场大祸就避免不了了。
她一合计:不行,事关重大!鬼子对曹家的一举一动了解得这么清楚,必须要引起注意。我得赶紧回去和父亲商量商量,看看到底是谁在和鬼子暗中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