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京尘道,“我已经告诉张队了,他在查邱震的资料。”
他刚说完,张通益的信息就发来了。
资料很详细。
傅京尘将资料转给两人,“先去他的住址。”
苏栀快速找到地址那一栏,“在富安小区。”
刘彻正翻看他的资料,面色凝重,“他是屠夫。”
苏栀:“杀猪的?”
安城有几家大型养猪场,因为杀猪设备太贵,不如人工节省成功,所以猪场里有不少屠夫。
身上沾染太多血腥味,很多人都不愿意靠近他们。
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这事还上过新闻。
屠夫们呼吁大家别戴有色眼镜看他们。
后来迫于舆论压力,老板们才不得不购买先进的杀猪设备。
屠夫们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且很多人都觉得它们杀孽重,不愿意雇他们。
他们试着自己做生意,但杀猪杀惯了,没有一技之长,做什么都亏本。
再后来,安城没谁记得他们了。
“这新闻有两年了,我在警校还和同学争论过。”
刘彻颇有感触道,“他认为是舆论导致屠夫们失去糊口的工作。认为市民们太苛刻,太多管‘闲事’。”
“我则觉得是屠夫们要求太高,不该奢望市民们用正常态度对他们。”
刘彻的观点很简单。
既选择了那行,就该想到这些问题。
人们都倾向弱者。
他们以为当众呼吁,能改善境况,却没想到真正的弱者是“那群猪”。
市民圣母?
并不,他们崇尚的是杀生不虐生。
一家养猪场的猪成万头,路过的人都能听见猪凄惨的嚎叫。
久而久之,对他们的态度自然不好。
邱震就是第一批屠夫,也是最出名的那个。
当时就是他带头找的媒体,猪场老板们被迫购买先进设备,也是拿他第一个出的气。
邱震一生未婚,唯有邱浩一个侄子。
而邱浩的父母三十年前,一起跳了涡河。
八岁的邱浩就跟着叔叔邱震生活了。
邱震失去工作后,一直靠侄子开货车的收入养。
邱浩出了事,坐了牢,邱震买了所有家当,又借了许多钱。
才凑够五十万的赔偿款,他以为赔了钱,侄子就不用坐牢。
可还是判了七年!
他已经六十了,能不能活到侄子出来,都未可知。
苏栀道,“这种状态下,产生了报复红家的心思。”
报复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在他们的伤口上,再插一刀了。
三人在车里将邱震分析完,车开进了富安小区。
邱震住六栋,一单元,一楼。
富安小区的地理位置还算优越。
苏栀搜了下房价。
一楼总价在百万上。
她和傅京尘对视一眼,傅京尘联系张通益,让他查这套房子的房主。
张通益的动作很快,查到房子就在邱震名下!两年前购买,房款一百零八万。
三人眼里皆有意外。
邱震为了侄子,不是把所有家产都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