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o章 鸟枪换炮(2 / 3)

照着搞来的图纸,尝试仿制更可靠的冲锋枪,目标是德制的p4o。

虽然刚开始造出来的样品还是老毛病不断,要么打几就卡壳,要么子弹不知道飞哪儿去了,但比起以前纯靠手艺人用榔头敲出来的那些匪式波波沙,这已经是质的飞跃了!

同时,利用新到手的柴油动机技术,陈博文立刻组织人手,开始琢磨怎么改进“龙腾”

坦克那颗“心脏”

到了年底,换装的成果开始显现。

林好手下的主力部队,开始大规模淘汰老旧装备。

以前当宝贝疙瘩一样供着的冲锋枪,现在开始逐步下到步兵班。

虽然还达不到人手一支的阔气程度,但每个班至少能分到两三支仿制的冲锋枪,外加一挺改进过的轻机枪。

火力密度一下子上去了!

那些老掉牙的三八大盖和一部分莫辛纳甘步枪,开始逐步被替换下来,要么转交给地方部队,要么就封存起来当备用。

炮兵部队的变化更大!

除了之前那点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陈博文团队利用各种渠道搞来的图纸和零件,甚至还参考了一些缴获的苏式火炮,土法仿制出了一批更大口径的野战炮和榴弹炮。

虽然数量上跟动不动就几百门炮的东岛军或者白熊联邦军没法比,但比起之前只有几十门九二炮和几门重加农炮的寒酸局面,这已经算得上是“鸟枪换炮”

了!

尤其是那五门宝贝疙瘩一样的九六式重加农炮,现在终于能敞开了用了,陈博文那边土法生产的炮弹,勉强能满足需求,再加上从各个渠道搞来的一些库存,总算不用再扣扣索索地省着用了。

“要想富,先修路;要打赢,靠运输!”

林好一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随着石油产量蹭蹭往上涨,再加上搞到了柴油机技术,根据地开始组装和购买更多的卡车。

虽然大部分都是从各个战场上扒拉回来的破旧二手货,但经过机械厂的修理和改装,总算能用了。

后勤运输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同时,“黑风摩托”

也加大了生产力度,摩托车这玩意儿,跑得快,能侦察、能通信、还能快机动,团级甚至营级单位都开始配备一定数量的摩托车。

王大彪的机械化师更是优先配了大量的卡车和摩托车,那家伙,轰鸣声震天响,看着就气派!

“龙腾”

二代坦克也迎来了新生。

陈博文团队给它换上了仿制的柴油动机(虽然还是不太稳定,跑起来黑烟滚滚),动力提升了不少。

有了劲儿,就能加装更厚的装甲板了!

用缴获的钢板或者土法炼制的“渗碳”

钢板,把车身裹得严严实实。

甚至还尝试着给它换了一门更大口径的火炮(也不知道是从哪辆报废的苏式坦克上拆下来的)。

虽然整体性能还是比不上那些正经坦克,但数量上总算有所增加了。

王大彪的机械化师,现在已经有了一百辆坦克,包括各种型号的“龙腾”

系列,再加上上次缴获的几辆小豆丁,也算是初具规模了。

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还得是“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