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后司徒笙曾来过信,讲起她在县衙遇到的案件,提及过探花郎季向明的未婚妻孙玉娘,身着凤冠霞帔当街投河自尽一案。没成想这孙玉娘竟成了今日的考题。
祝余的出现,让院内的其余仵作不禁嘘声。不过他们对此没有过多说辞,南靖王发布新政,眼下南靖女子都可外出谋生,不必局限于相夫教子。女子的地位已今非昔比,但从事这行业的倒是头一个。
“诸位皆是参与衙门仵作考级的考生,今日验尸环节,查验对死因一分,找到案件相关线索可额外加分。最终分高者,进入终考。”
她摸了摸身侧的小布袋,上面绣着一种开着青色小花的草,《山海经》记载为神草祝余。这也是师父给她取得名字,寓意幸福安康,连年有余。
这名字虽没有祈年贵气,却是她最喜欢的。万事都有余地,一切都将有希望。
“最后一个,清河县往生义庄,祝余。余娘子,验尸时间共一炷香,这是考核需填写的案卷。”
她手握案卷与朱砂笔,大步踏入屋内,屋内正中白布盖着一具尸体,右侧坐着三个考官,中间一少年身着灰色圆领长袍,绣着团花纹饰,应是这次的主考。
她利落戴上布罩与手套,开始验尸:“死者女,年龄在十六左右,身着婚服,左耳丢失一耳坠,尸体体表出现淡红色尸斑,面部青紫。双眼紧闭。”
祝余将腰间布袋一抽,横向拉开,一件件用处不明的工具整齐排列在桌上。
她动作利落抽出木镊,向死者口鼻探去:“死者口鼻有泥沙,符合溺亡特征。指缝有少量泥沙和磨损的伤口,应是挣扎时所致。掌心的伤口里……”
祝余凑近仔细查验了一下:“像是铁屑。这伤口的纹路很规整,大人是否派人画下了?”
少年瞥了一眼,指腹揉压着太阳穴,一整天毫无波澜的诊断已然让他失去兴致,他闭上眼不耐烦问:“你便说死者死因是不是溺亡的即可?”
孙玉娘投河自尽本就是上天给她的答案,可为何,她无法说出这个答案来。
“大人,可否让我进一步剖验?”祝余询问。
主考猛然睁眼,剖验?此等明显的溺亡还需剖验,在此之前的仵作皆是不到一盏茶功夫就断了死因。
眼下已是最后一个考生,主考想了想还是起身:“这事关死者身后事,姑娘在此稍等片刻。”
他进了后院,半盏茶功夫出来说道:“余娘子请继续。”
祝余瞥过燃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