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明的来访像一阵微澜,很快平息在“观澜文化”蒸蒸日上的浪潮中。官方看似默许的态度,更像是一针强心剂,扫清了林逸舟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他更加放开手脚,将“古老智慧”与“现代商业”的结合玩得风生水起。
几个月后,“观澜文化”主导的第一个大型文旅综合体——“栖云古镇”项目盛大开幕。这个项目完全贯彻了林逸舟的理念,不仅完美复原了古建筑群,更将清微那些玄奥的理念(经过他的商业包装)融入其中,打造出号称能“调节身心磁场”的特色院落和“蕴含天地灵气”的景观布局。尽管价格高昂,但仍一房难求,成为了顶级阶层争相体验的新地标。
媒体赞誉如潮,将林逸舟捧为“文化复兴的旗手”、“最具慧眼的商业奇才”。他的身价也随之飙升,稳稳跻身顶级富豪之列。那座1:1复原的“观澜观”总部,更是成了财富与品味的象征,无数人渴望一窥究竟而不得。
这天傍晚,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林逸舟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登上了复原道观中最高的钟楼。夕阳将天空染成瑰丽的锦缎,脚下是璀璨蔓延的城市灯火,如同打翻的星河。微风拂过,檐角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与他记忆中那个暴雨夜的死寂截然不同。
他凭栏而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豪情。短短时间,他从一个流落街头、惊恐于时代巨变的“古人”,一跃成为这个新时代的弄潮儿,坐拥亿万财富,受尽追捧。诸葛明代表的官方势力似乎也认可了他的存在。火姐这个意外收获的技术天才,将他的商业帝国守护得固若金汤。
至于清微……那个他所有故事起点的神秘债主,似乎也渐渐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他成功路上用以点缀的传奇故事。那张欠条,还静静躺在他的保险柜里,但“还款”这件事,在他心中已从最初的生存压力,变成了一种带有仪式感的、可以从容安排的“趣事”。
他甚至开始觉得,或许所谓的“因果”,也不过如此。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功驾驭了这场奇遇,将危机化为滔天机遇。命运,似乎已牢牢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志得意满之下,他转身走进复原的主殿。殿内按照他的记忆布置,烛火摇曳(当然是安全电烛),香炉里升起袅袅青烟。他走到那尊特意请名家根据他描述雕琢的“仙子”塑像前——那塑像面目模糊,只有一身飘逸道袍,与他记忆中清微的容貌相去甚远,更像是一个象征符号。
林逸舟从旁边拿起一杯特意带来的、价值不菲的红酒(这与他记忆中清微请他那杯粗茶又是何等反差),对着那尊塑像,也是对着冥冥中的过往,举杯示意。
他脸上带着成功者特有的、混合着感慨与自得的笑容,用一种轻松甚至略带调侃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