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官军拉网义军危机第七章(1 / 3)

吉义所谋划的战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转进南赣,不能被官军所迫而北上江汉。

擅长山地作战的义军,如果北上到江汉平原的水乡沼泽地带,那必是缚手缚脚,作战本领大打折扣,迟早非死不可。

如果被官军围堵在长江边,那更是死得快了。

因此吉义想要率领义军向南突破官军的拉网扫荡,回到南赣道的连绵大山之中,那就犹如鱼入大海、鸟入丛林,才有活路。

可是要向南突破谈何容易?十几万大军,长达几百里的大网,想要绕过去也来不及。

怎么办呢?吉义向姚水莲与诸将提出自己的谋划时,姚水莲皱眉无语,显然感到吉义所谋难以实现。

诸将更是大摇其头,都说官军在南面堵截甚严,数千人要想从十几万人中间穿过,谈何容易?一旦被包围就死得快了。

吉义说可以使用“声东击西”

之法,欲往南,先往北,创造机会来实现南进:“先我们全军向北急行,装作要赶去渡过长江,转战去江北。

这就需要对北面来围堵我军的官军打一仗,使得官军确信我军是全力向北突击。

打完仗后,我军分出小股部队向北佯动,吸引官军主力十几万人追赶。

而我军的主力,向东的话是鄱阳湖,绕不过去,只有迅向西绕,进入幕阜山。

等官军主力向北推进到幕阜山一线之时,选择其薄弱处,再打一仗,冲破一个缺口,这便实现向南突围。”

听吉义提出了这样的作战计划,义军诸将面面相觑,有的开始缓缓点头,感到吉义此计貌似可行。

姚水莲的眉头也有所舒展,感到吉义这位自己的丈夫候选,果真如蕙草、兰苕所言,是很有谋略的。

欲南先北,在北面打一仗使得官军误判我军要全力向北突进,然后我军小部向北佯动吸引住官军主力去追,我军主力则西进到幕阜山中,趁官军顾着追赶佯动部队,从官军大网的薄弱处突破向南。

这样一来,实现突围向南转进的可能就大增了。

贾熙全力支持吉义的主张,说道:“吉兄此计,相似于三十六计之中的‘声东击西’,但其实似是而非,并不死搬硬套。

要不是此计,再要另想一条往南之策,难矣!

小玉观音大人切莫迟疑,依吉兄此计行事!”

姚水莲听贾熙呼自己为“大人”

,口气跟自己部下似的,不禁微微脸红。

相比还有点猪头样子的吉义,贾熙英俊潇洒,神采飞扬,由他来说话,比吉义自己说更令人信服。

诸将原本没点头的都开始点头。

芷姑、若姑附和道:“贾公子所言不错,吉大侠之计委实可行。”

“时局紧迫,小玉观音大人请决断!”

姜棠笑道:“水莲妹子,你要尽快决断,但请自有主见,莫被我们二师弟催着就乱拿主意。”

宁梦笑道:“对了,二师兄又没有用过兵,他怎么知道吉兄的计策就一定好呢?”

贾熙瞪眼道:“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你们不知道,我先前跟着吉兄看他用兵,三千打三万,硬是几战就把一个堂堂节度使打死!

你们可惜没在场,在场也得佩服吉兄!”

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