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御姐南下篡贼现形第六章(1 / 3)

“御姐南下”

事件,成为天下纷争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既然旧朝实际已被段仙芝灭亡,旧朝的文臣武将归顺吉义便没有了“不忠”

的顾忌,反而有了归顺新朝以讨伐弑君篡贼段仙芝的正当名分!

莫小看了这名分,这就是“奉大义而讨奸逆”

啊!

名正言顺,便可事半功倍。

郑闰两家不是傻瓜,先前想投吉义保住身家,只愁做叛臣名声不好。

这下有了这么正当的名分,赶紧就倒戈易帜,投入吉义麾下。

闰弘道还亲自撰写檄文,公告天下,借鉴巴松对于“天命之魁”

之论,加以挥,声称自己看明了吉义才是能够收拾山河、重安社稷、再创华夏盛世的英主!

痛斥先前成山宰对于“天命之魁”

之论完全是胡说,害得皇帝骄奢淫佚以致送命,断送了皇朝。

“成太公实为欺君惑主之贼!

于本藩虽有恩,然本藩终不能为私恩而昧大义!”

闰弘道这样慷慨写道。

这檄文写得好,很快就传遍天下,给许多人竞相传诵,无形中帮吉义争取到了全天下许多舆论支持,有助于形成“大义所向,天下景从”

之局面。

莫小看舆论的力量,这给吉义与义军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农明义在被擒之后宁肯吃牢饭也不肯投降,但在得知这些事情后,农明义终于想通了,向吉义投降,愿效犬马之劳。

吉义封农明义为虎牙将军,留在身边随驾征战。

农明义受到重用和信赖,所到之处每每以身作则,劝告敌将归顺。

敌将多有听从者。

吉义迅席卷黔南道,黔南各地守将纷纷纳降。

韦遵在吉义猛攻之下丢失了大半领地,只能困守府贵州府,无力反攻。

幸好有田沧海率军帮忙防守,两家在这时显得通力合作,只因唇亡齿寒之故。

吉义估量贵州难攻,撇下韦遵,先攻常胜戎。

常胜戎被朱恒威牵制在广南与弥勒两城之间,连番交战虽然占些上风,但无法打垮朱恒威。

常胜戎正进退两难,得知吉义亲自率军攻入自家领地北部,在云南本地义军引领下,进军神,攻陷曲靖,直指昆明。

常胜戎无法可想,只好退兵撤回昆明。

朱恒威岂容常胜戎从容撤退,一路紧咬着追击。

常胜戎军心惶惶,又被义军先头部队邀击,终至兵败如山倒!

有道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常胜戎也算是个英雄,可是如今背时背运,完全没有办法。

吉义则是顺时顺运,到哪里都得到支持,真的是连天地都在相助一般。

常胜戎被吉义与朱恒威夹攻打得大败,无力固守昆明,收拾残部想要逃去大理。

大理原是孙青的府,孙青被常胜戎杀死之后,其将士们虽然投降了常胜戎,但如今看到常胜戎势衰,便合伙打出“诛常贼,迎吉王”

之旗号。

常胜戎在四面受敌无路可退之下,与家人积薪自焚。

也算是枭雄气概,宁死不降吉义。

吉义在云南本地义军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