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黑色人偶(2 / 4)

;经过几轮讨论,团队最终决定接受基金会的部分支持,但前提是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匠心之旅”的核心理念展开。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举办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展览、邀请更多年轻匠人参与其中,以及制作一部记录片,用影像的方式展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与此同时,林泽宇也意识到,如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他就需要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于是,他特意调整了工作日程,每周固定抽出两天陪伴家人。他还买了一本精美的笔记本,用来记录每天的重要事项,确保不会因为忙碌而忽略任何重要的细节。

    某一天,林泽宇带着团队前往云南的一个偏远山村,探访一位年逾古稀的竹编匠人。这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这项技艺,尽管收入微薄,但他依然坚持认为这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林泽宇被老人的精神深深打动,他决定将老人的故事融入到即将推出的纪录片中,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默默奉献的手艺人。

    拍摄过程中,林泽宇与团队一起深入当地社区,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他发现,许多年轻人其实对传统手工艺充满兴趣,只是缺乏足够的平台和资源去学习和发展。于是,他联系了几所高校的艺术学院,希望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这些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随着纪录片的制作逐渐进入尾声,林泽宇也开始筹备一场盛大的发布会。为了确保效果,他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从场地布置到嘉宾邀请,甚至连灯光和音乐都仔细斟酌。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展示,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发布会当天,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通过大屏幕看到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背后的故事,听到匠人们发自肺腑的心声,无不为之动容。一位年轻的设计师站起来发言说:“我一直以为传统手工艺离我很远,但今天我才明白,它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文化血脉的一部分。”

    发布会结束后,林泽宇收到了无数的祝贺和感谢信。但最让他感动的是,一位来自山村的小伙子找到了他,说:“林老师,我看了您的纪录片,特别想学竹编。您能帮我吗?”林泽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安排团队为这位小伙子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匠心之旅”已经不再只是一个项目,而是成为了一个连接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东方与西方的桥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用自己的方式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某天晚上,林泽宇再次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灯火通明的城市。他想起最初的那个自己,那个怀揣梦想却不知从何下手的年轻人。如今,他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见证了无数奇迹的发生。但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他始终记得,自己最初的使命就是守护那份属于中华民族的珍贵记忆。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苏婉晴发来的信息:“记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