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陈瑞川如约去到了沈崇笙的房间。
“先生可有找到住所?”
陈瑞川开口便问道,生怕怠慢了沈崇笙。
“瑞川,我已找到了,就在钟苑路第二十九号公馆。”
“那儿距离市中心近,甚好。”
“嗯,我打算明日就搬过去,先做些清扫。”
“好。”
陈瑞川又突然说道,“哦对了,今早我已与顾先生见面,他想先安排您在城西一所教会学校任职,不知您觉得妥不妥?”
“这……我从未当过老师,恐怕……”
沈崇笙有些为难,倒不是嫌弃。
“先生莫着急,顾先生知道您在欧洲生活了许多年,又是传教士后裔的身份,去学校教个英文想必是信手拈来。”
“那好吧,我试一试。”
“不急,等您搬到公馆,休息些时日再去也不迟。”
“嗯。”
沈崇笙想来也好,自己本就是语言系毕业,当个外教先生,总有一份收入,在这陌生的城市也不至于太落魄。
天一亮,沈崇笙便退了房,当他来到这第二十九号公馆,着实觉得这二层的公寓有些大,一个人居住还是有些铺张了。
五个月后。
“先生,来信啦。”
一个年级约莫十八、九岁的姑娘捧着一封书信“噌噌”
上了楼。
五个月前,沈崇笙刚到旅顺不久,遇见了正在路边乞讨的紫菱,当时正值严寒冬日,那孩子满脸通红,饿了只能吃那些肮脏的积雪。
沈崇笙听闻她家境贫寒,于是将她带回,原本沈崇笙是想资助她上学,可那孩子生性倔强,不愿白白受沈崇笙的恩惠,正好沈崇笙想到自己刚租了一套两层楼的公馆,平日里一个人也打扫不过来,于是让紫菱住下,平时做一些打扫房子的碎活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般主仆的关系。
“可是瑞川的信?”
这几个月以来,陈瑞川不方便露面时,便会以书信的形式差遣人送到公馆门口的邮箱中,紫菱每日出门买菜归来,便会按时帮沈崇笙查看是否有信函寄来。
“并不是陈先生的来信,地址显示是北平寄来的。”
“北平?”
5月3日,日军在济南奸淫掳掠,屠杀了中国军民共万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三”
惨案,孙传芳因济南事变良心受谴,致电张作霖,劝其暂时停战。
此时国民党各党派再度联合进行北伐,5月底,张作霖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接受将领劝告,以大元帅之名下令退出京津一带,向东北撤退,谁料想却在返回沈阳的途中,行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所预先埋藏的□□炸死。
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长达十三年的统治。
后中华民国首都由北京迁回南京,北京也因此改名为北平特别市。
这几月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沈崇笙尤为担心禾林在北平的处境,又不敢贸然寄信予他,怕生事端。
“先生在北平也有朋友吗……”
紫菱嘀咕着将信函递给了沈崇笙。
沈崇笙接过信,看了一眼那地址,无署名,便拆了开来。
“崇笙哥: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