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我将访问东洋,不知道杨先生建议,我可以去东洋看什么?”
对于老先生访问东洋的事,按照历史上,是在十月下旬。
这是历史必然发生的!
历史上,老先生前往东洋这一趟收获还是很大的。
除了引入东洋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等等外,当时老先生被东洋的新干线给震惊到,也被东洋现代化钢铁公司给震惊到。
除了去年已经修建的宝钢外,后来国内快速发展的高铁,和当年老先生前往东洋视察新干线也有很大的关系。
老先生真正发现,国内和东洋在现代化方面,将近二十年的差距,也正是那样,彻底让老先生认识到国内和欧美现代化的差距。
那一次,老先生的收获还是很多的。
各种各样的资金,技术,现代化管理等等引入国内。
这些,杨铭知道,不用他提醒,老先生这次亲自前往,肯定也会见识到的。
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老先生当年应该没有发现,也没有人提醒。
“老先生,你这次前往东洋访问,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杨先生,你说。”
“东洋在五十年代以来,在国大力扶持下,发展迅速,到六十年代,东洋经济各方面发展更好,到了七十年代,东洋的经济gdp已经排在全球第二。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东洋地小人多。
另外一方面,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东洋居然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老龄化,东洋不得不延迟退休年龄。”
老龄化?
老先生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和他提醒过。
“老龄化问题?”
“是的,老先生,东洋七十年代老龄化就开始出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更加严重。
不过,这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性。”
必然性?
老先生似乎又觉得奇怪。
“杨先生,那为什么国不会这样?”
国也很发达,发达了很多年,为什么国没有出现老龄化?
“老先生,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老龄化,那是因为国是移民国家,除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出生人口正常外,每时每刻,全球各地都有人移民到国。
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国家出生率出现问题,因为大量年轻移民的关系,并不会出现东洋这种情况。
但是,东洋国家是单一民族,移民到东洋的人并不多,这才导致东洋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这个时候,杨铭一点,老先生就明白了。
这里面杨铭还提出很关键的一点。
那就是现在国内为什么出生人口还是那么多,那是因为国内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一点上,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那样。
当一个国家快速发展,解决温饱问题,步入小康,甚至中产阶层后,家庭越来越有钱,反而生孩子的意愿越来越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国内到了三四十年后,国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许多人很有钱了,反而只要一个孩子。
那个时候,国内也开始出现了像东洋的老龄化的情况。
其中,东北三省就是非常严重的老龄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