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说明汪杰作出的这个判决结果,与大家的朴素认知都相违背!
这样的结果能够服众吗?
虽然今天这个形式有些兴师动众,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公众评判形式确实有效!
把几方的材料进行铺开,当面锣对面鼓地进行说明,然后由公众代表审议评判……
陈老突然眼睛一亮!
他似乎发现了宝藏!
要是把这种形式简化或者优化一下,那将是一项推进法治进程的有效助力!
……
此时原、被告及审判人员三方都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张院长看向了陈老,似乎在征求对方的意见,是否进行下一环节。
不过此时陈老正专注于制度的创新,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张院长的举动。
监督程序不像是正规开庭,有答辩、举证、质证、辩论、最后陈述等多个环节。
监督程序就三个环节:一是出示各方的证据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二是公众代表进行提问,最后就是进行审议评判。
看到陈老并没有理会自己,张院长只能尴尬地站在那里,最后还是中院领导向他示意,张院长才赶紧宣布道: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由公众代表对三方人员进行提问。”
话音一落,一名身着正装的中年人便举起了手。
“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询问汪法官。”
“据我所知,咱们华国的民事诉讼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既然原告方的证据并不充分,您为什么没有遵循证据规则驳回原告的诉请,而是以推论判决被告承担责任?”
这个问题非常犀利,直接问到了大家最关心的点上。
此时不单单是公众代表,就连旁听席位上的媒体记者以及旁听人员,也都竖起了耳朵,想要听听汪杰会怎么回答。
面对全场的目光,汪杰心中飞速地盘算着。
“谁……谁主张,谁举证……确实是基本规则!”
“但……但是我认为本案的事实和证据,也都达到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利用现有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推断,进而得出结果,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