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小雪和妈妈下(1 / 3)

线索就这样中断了。

林静哭得昏天黑地,从火车站直接被送往医院。

江帆一面照顾林静,一面跟着警察东奔西走,在火车沿线不断打听消息。

过了四、五天,林静的精神状态稍微好了些,才想起小雪还在福利院里苦苦等待。

林静拖着病体,打电话给院长,告知了家中的巨变。

院长陪着林静大哭了一场,收养小雪的事只能搁置了。

江帆和林静不停地在各种渠道发布寻人启事,接到过无数个谎称远山在他们手上的电话。

只要有一丝希望,两人就一往无前地奔向那里。

他们相互扶持,相互依靠,吃尽了苦头,尝遍了空欢喜的滋味。

甚至,每次在路上遇到乞讨的残疾孩子,他们都会猫下腰,仔细看两眼,再无奈地把身上所有现金塞进那可怜孩子手中。

这期间,福利院线路升级,更改了电话号码。

林静也在忙着找远山,渐渐和院长失去了联络。

直到半年后,人贩子被抓了。

在她的供认下,公安局终于查到了远山的下落。

他被卖到了一个偏远山沟的小村子里。

警察们把远山解救了回来,逮捕了买家。

江帆和林静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

他长高了些,但瘦得不成样子,一身破衣烂衫,蓬着头发,淌着黄鼻涕,脚上只趿拉着一只脏兮兮的拖鞋。

远山对他们还有印象,远远地看见父母就淌眼抹泪起来,但他没有哭喊,也没有叫出一声称呼。

林静顾不得细想,奔过去把远山搂在怀里嚎啕大哭。

江帆嘴上说着“哭什么”

,但也抱着他们一起痛哭了起来。

可远山,只是张着嘴无声地流泪,从始至终没有说出一句话。

经过检查,远山的声带没有任何损伤。

穿白大褂的医生爷爷说他的病与其在喉咙,不如说在心里,猜测他可能遭受了强烈的心理创伤。

远山一边顺从地做着各种检查,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父母。

他知道他们在说自己。

毕竟自从被解救出来后,远山要么半夜哭醒,蜷缩在角落里;要么整日埋头于书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

江帆和林静都不敢询问远山的遭遇,把他带到北京的大医院做了更权威的诊断。

远山被确诊为癔症性不语症,属于心因类疾病。

他的声门无法闭合,出不了声,但能咳嗽和打喷嚏。

目前医学对这种疾病的认知还不深,远山每周都需要来复健机构进行发音训练、会话训练、实物配对等语音练习。

为了远山的复健,江帆把自己的公司从石家庄平移到了北京。

林静也辞去工作,专心在家照顾远山。

虽然搬到了千里之外,林静一直没有忘记小雪。

等到他们在北京安顿下来,生活渐渐回到正轨后。

林静记挂起小雪的七岁生日要到了。

她给小雪亲手织了一件毛衣,买了她最喜欢的橙黄渔夫帽,打包好准备寄回福利院。

可江帆对于这件事的反应很大,他们爆发了在一起多年以来的最大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