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做客下(2 / 3)

那个模样和味道,可就比用现代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差得远了。

这也是古早神医来到这个时代喝上刘树家的茶叶之后,最为满意的事之一。

毕竟,他所在的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是吃,吃饱肚皮,哪像现代中国人,吃饱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满足口腹之欲。

相比于刘树家的茶叶,人家大憨端上来的茶,完全将之秒杀成渣。

茶汤青翠,犹如一汪碧水,细小如银针般的茶叶立在茶水之中。

别说喝,光是看了就让人禁不住心生愉悦。

“哎呦!

大憨,你行啊!

这什么茶?我怎么从未见过?”

黄胖子首先大惊小叫起来。

湖岛镇有山有水,气候湿润宜人,自然是不缺茶的,是江南省除了省城钱江市的西湖周边山区之外最主要的产茶区,产于此的‘千岛玉叶’更是大名鼎鼎。

但这个茶光看其茶汤色泽,不光是不输,甚至更胜几分。

那有茶绿得如此可爱,都不忍喝下去的道理?

刘树却是微微一笑。

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茶,这茶可不是九溪村周边普通茶树上产出的茶,而是位于九溪村十余公里外海拔达1300米的青龙尖上的老茶树采摘下来的。

整个青龙尖走遍,能生长出这种茶叶的老茶树,绝不会超过十棵。

但做为千里山山脉主峰之一的青龙尖可不是随随便便谁就能进去的,不说村里老人很肯定里面有豺狼虎豹,七八年前还有人在里面亲眼见到过黑熊。

不是有五六个人作伴,很少有人敢进入青龙尖那种深山老林,更别说还要去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顶上寻找老茶树了,就算知道那茶叶贵的很,一斤甚至能卖出上万的高价,也没几个人敢去。

也就大憨这个傻大胆敢去,中专毕业就没再上学的大憨在家这几年可不是在家呆着吃闲饭。

为了攒钱给父亲治病,这憨货硬是靠着‘年少胆气足’,拿着老李大叔以前画下的老茶树坐标图独闯青龙尖。

都说傻人有傻福,大憨不光是找到了老茶树,摘了三四斤茶叶,还连个野兽毛都没看见,五天后,就这么又囫囵个的出来了。

就是回来之后,被自己老爹老娘下令跪着,由家姐拿着藤条好一顿抽。

但三四斤茶叶却是卖了好几万块是真的。

从这以后,大憨每年的清明前,就进山一趟,每次采的茶也不多,炒制成茶叶也就三斤半左右,那是老李大叔给他定的量。

位于深山,吸收天地之精华的老茶树上的茶叶固然是顶级,但茶的好坏,不光在茶叶本身,炒茶的技术,也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大憨冒着生命危险采回来的茶叶再好,没有炒茶大师,一样也是卖不出高价的。

幸好,炒茶大师,九溪村就有一位。

九溪村全村第一炒茶大师,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卧床不起的老李大叔,十五年前身体没出问题的时候人送外号李九斤。

那是说他一年固定的,只炒最顶级的茶叶九斤,就再也不多炒了。

而大憨冒着生命危险弄回来的茶叶,正是虽不能走但勉强还能坐起的老李大叔费尽精力抄制的,三斤半已经是他的极